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内棉1958:老厂房活出“二次生命”,内江城市更新有了新“样板”

2025-09-27 21:47:2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上周,内棉1958赛享甜城悦惠金秋消费季活动在内江棉纺厂旧址启动,这座始建于1958年的老厂,在历经岁月洗礼后,以全新的面貌重归大众视野。从机器的轰鸣声到如今的人潮涌动,内江棉纺厂的转型,不仅是一个老工业基地的新生,更是城市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21493388291460172_106.png

内江棉纺厂,曾是内江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内江造”白布畅销全国,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辉煌工业历史。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2013年,内江棉纺厂停产,老厂房逐渐沉寂。但城市的发展不会让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被遗忘。经过改造更新,内江棉纺厂以“内棉1958”的全新身份焕新重启,成为集仓储物流与特色商业于一体的复合型园区,重塑了城市记忆,也为内江增添了新的经济活力。

21495018531113626_106.png

内江棉纺厂的改造成功,背后离不开城市治理理念的创新和营商环境的优化。从城市治理角度来看,内江并没有选择简单地拆除重建,而是秉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保留大量原有建筑结构与工业元素。这一做法不仅保留了城市的历史记忆,也减少了拆除重建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体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150217423627493_106.png

在营商环境方面,内江积极推动老旧厂区改造,鼓励市场化运作,为企业参与城市更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通过引入多元化业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内江棉纺厂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形成了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商业生态体系,提升了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做法不仅盘活了低效利用的工业用地,也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是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生动实践。

21512110317069741_106.png

其实,旧厂改街区在临近的成都、重庆早已流行起来。成都的东郊记忆,由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工业遗址改造而成,保留了大量工业元素,并融入现代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成都的文化新地标和网红打卡地。重庆的鹅岭二厂,也通过改造废弃工厂,打造成集文创、美食、艺术展览为一体的文化创意街区,吸引了无数游客。内江棉纺厂的改造,正是紧跟这一潮流,不仅是文化下沉,更是内江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通过打造工业文化新地标,内江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场所,也为城市的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1515356193345006_106.png

内江棉纺厂的改造,也是记忆的复活。走进内棉1958,斑驳的红砖墙、锯齿形天窗、老锅炉烟囱,无不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在旧址的大门上,极具设计感的文化墙上有一张年轻工人穿着工作服,并排走去厂区的照片,男男女女朝气蓬勃,这是棉纺厂最红火时留下的印记。几十年过去,图中的年轻男女已经年迈,有些还在外地定居。但当得知棉纺厂以另一种方式新生,很多老职工都回来打卡,看看自己奋斗过的老厂变成了什么样。在这里,他们走走停停,在广玉兰树下,在某个角落里,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到自己的青春。

21533434255212848_106.png

时代更迭,岁月鎏金。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平衡历史保护与现代建设?如何通过创新治理和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次,内江棉纺厂以“旧厂焕新”的实践,给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答案。未来,更期待内江能持续秉持这份“守护记忆、拥抱新生”的理念,打造更多有温度、有特色的城市更新项目,让这座城既能留住时光里的故事,也能不断迸发新时代的活力。(来源:i 内江)

[责任编辑:邱英]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