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人民公安报》头版发表文章,关注报道内江经开区矛盾化解出实招护企安商再升级,以平安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以法治之力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内江经开区矛盾化解出实招 护企安商再升级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江经开区集聚大中型企业200余家,常住和流动人口近15万名。企业聚集、人口密集,既有发展优势,也有矛盾风险。近年来,内江经开区公安分局紧扣辖区实际,在矛盾化解上出实招,让营商环境既有“法治尺度”,又有“服务温度”,为企业安心经营、群众舒心消费筑牢安全屏障。
走进内江商贸城,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靖民派出所民警邓永平正带着专职网格员在“平安驿站”忙着整理商户诉求清单与纠纷调解记录。“摸清社情民意是基本功,把小矛盾掐灭在苗头,才不耽误商户做生意。”邓永平说。
不久前,多名保洁员因欠薪在内江商贸城聚集,引来不少群众围观。“平安驿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介入,一边耐心安抚员工情绪,一边火速联系企业负责人到驿站协商。经过数小时沟通调解,企业当场发放拖欠工资,一场可能升级的纠纷就此圆满化解。
“平安驿站”是内江经开区公安分局精心打造的“五大阵地”之一。该局把“前沿哨所”建到离企业最近、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将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一线:内江商贸城内设“平安驿站”,直面商户与消费者纠纷;重点单位建“联勤警务工作站”,强化安全防控;学校及周边设“护校安园岗”,守护师生平安;企业内建“警企联动工作站”,零距离解决企业难题;社区里建“警网联动工作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厂区安全氛围越来越浓,员工的防范意识明显提升。”汇宇制药行政部负责人冯茜提起“警企联动工作站”满是认可。在这家拥有700余名员工的企业,常能看到民警的身影——安全检查、法律宣讲、反诈科普,民警把服务送到了厂区。
机制上,推动建立“公安分局+职能部门+乡镇(街道)+两所一庭”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四方会商研判机制,破解事前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平台上,搭建“一站式解纷平台”,整合成员单位、乡镇(街道)、“两所一庭”的资源,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人才上,组建专业调解人才库,以公安民警为核心,发动各行各业优秀调解员,按需参与纠纷调解,让调解更精准、更有说服力;队伍上,组建120人的“义警协会”,及时上报矛盾苗头,成为平安建设的“移动哨点”——内江经开区公安分局围绕机制、平台、人才、队伍构建“四大支撑”体系,让多元力量成为护企安商的生力军。
“这些举措让调解从单打独斗变为齐抓共管,效率大幅提升。”内江经开区信访中心主任赵燕深有感触。祥和茂公司副总经理刘君真切感受到了变化:“现在遇到矛盾纠纷,公安主动上门,专人指导,帮企业省了不少事。”来 源 | 《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