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31年,她始终把患者放在首位,以精湛医术破解病痛难题,用温暖仁心传递医者温度,凭责任担当引领团队前行。她,就是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凌琳。
近年来,凌琳先后荣获“内江市巾帼建功标兵”、内江市“最美医者”“甜城英才计划”甜城卓越医者、内江市中国医师节第一届“甜城十大名医”等称号。每一项沉甸甸的荣誉,都是她践行医者使命的生动注脚。
以专业守健康:
31年扎根临床,精进医术解民忧
“你有慢阻肺,最近天气变凉,早晚记得多穿点,可不能感冒啊!”9月23日一早,在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内二科病房,凌琳带领医护人员查房时,轻声细语的叮嘱里满是关切。这样的场景,从1994年她踏上从医之路起,已持续31年——每天提前到岗,细致查房、耐心接诊,始终坚守临床一线。
为精进医术,凌琳曾赴泸州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深耕消化、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危重疑难病症诊治。今年7月25日,患者王女士因血糖控制不佳引发周围血管及皮肤病变,还伴随咳嗽症状,往年曾因此在其他多家医院诊治效果不理想,这次慕名来到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内二科就诊。凌琳结合其病史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带领医生陈静及科室护士团队精准治疗、精心护理。8月中旬,王女士的病情明显好转,出院时特意送来一面写着“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感谢凌琳及全体医护人员:“凌主任医术精湛,看病细致,住院期间让我感受到专业与温暖。”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家住隆昌的慢阻肺患者王先生,多年来病情反复时总是第一时间联系凌琳。轻症时,凌琳电话问诊开药;重症时,她主动协调床位安排住院。今年9月,王先生再次入院,通过积极专业的治疗,心累气紧症状很快得以缓解。31年来,凌琳就是用这样的专业与坚守,为无数患者筑起了健康屏障。
以仁心暖人心:
待患者如亲人,细微处见真情
“医者既要技术硬,更要心怀患者。”这是凌琳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始终践行的准则。临床工作中,她待患者如亲人,遇家境困难者,更是主动伸出援手,用温暖与善意驱散他们的病痛阴霾。
科室里有一名80多岁的“五保户”患者,因慢阻肺每年需住院治疗。老人听力差、无子女照料,每次住院都手足无措。凌琳看在眼里,每次老人入院,都会安排医护人员陪他做检查、办手续;担心老人吃饭不便,还偶尔自掏腰包让护士帮忙买饭。“凌主任比亲人还贴心。”老人每次提起她,眼里满是感激。
日常诊疗中,凌琳总是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用通俗语言细致解答疑惑,缓解他们的焦虑。无论门诊接诊还是病房查房,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患者随口提及的不适,都会认真记录、仔细排查,确保诊疗精准无误。科室墙上挂着的一面面锦旗,正是患者与家属对这份专业与仁心的最好认可。
以担当促发展:
领航团队,筑牢区域健康防线
作为内二科主任,凌琳不仅自身能力突出,更致力于团队建设与学科发展,全力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如今的内二科,汇聚8名医疗专家(含1名主任医师和3名副主任医师),配备经鼻高流量吸氧、电子支气管镜、无创呼吸机、肺功能测定仪及睡眠检测仪等先进设备,能熟练诊治慢阻肺、哮喘、糖尿病、冠心病等多发病及疑难病。
学科建设方面,凌琳眼光长远,积极推动科室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安排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大力发展电子支气管镜诊疗、肺功能检查等专科技术,在呼吸与危重医学科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建设国家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中心(MMC),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疾病患者提供线上咨询、一对一健康指导等服务。
2025年2月,“凌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市级名医工作室”的正式授牌成立,为科室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凌琳借此契机开展新技术、培养青年人才,毫无保留地传授临床经验与诊疗技巧,助力团队整体诊疗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将继续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持续精进技术、优化服务,全力以赴守护甜城百姓健康。”凌琳的话语坚定而温暖。31载医者路,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