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丰收节湖南主会场的热烈氛围中,一场跨越三百多公里的文化交流活动于9月23日在郴州汝城沙洲村精彩上演。原创新化山歌表演唱《龙湾渔歌》从娄底新化资江畔来到汝城,与当地红色文化这两大非遗瑰宝巧妙融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
这是新化山歌首次在汝城正式登台亮相。演出当晚,沙洲村广场座无虚席,既有拄着拐杖的白发老人,也有举着手机记录的年轻人。高腔一开嗓便惊艳全场,大屏幕上交替展现的新化龙湾湿地风光与汝城丹霞地貌,宛如两地在互诉家乡故事,引发观众阵阵掌声。此次交流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乡村振兴经验的分享。新化带队负责人孙杰介绍,他们带来了龙湾村如何利用山歌带动旅游发展、让非遗“活”起来的成功经验。演出结束后,两地文化工作者围绕非遗传承与乡村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龙湾渔歌》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曾代表湖南赴内蒙古参加全国“村歌嘹亮”展演并荣获“幸福好声音”称号。创作团队在保留山歌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让古老的山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唱出了新时代农民的幸福生活。这次“文化串门”也创造了多个“首次”:新化山歌首度亮相汝城、两种非遗首度同台融合、文艺演出与乡村振兴经验交流首次结合。正如当地文化干部所说,这相当于同时完成了展演、取经和交流,实现了“一举三得”。
观众们在这场演出中感受到了“熟悉又新鲜”的文化魅力。一位村民表示:“调子是新鲜的,但里面热乎的生活气儿,咱们这儿也一样。”这场跨越地域的文化交流,不仅展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更增进了两地人民的情感共鸣。
供稿 |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