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栋8楼有四个小孩爬到屋顶了!楼顶没护栏,太危险了!”9月6日16时18分,苏溪湖中学教师苏小琴的这条紧急信息,在苏新社区志愿者群里炸出一片紧迫的涟漪。
第一声哨响:五分钟冲刺,托住悬崖边的童年
“我马上到!”志愿者夏增翼的回复几乎与消息同时弹出。从接到信息到冲上8楼,他仅用了4分37秒——这是他作为“雷锋连”志愿者三年来刻进本能的反应速度。事发地是富都小区6栋8楼。夏增翼冲上楼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心跳加速:四个小学生正挤在8楼窗户外的水泥平台上,脚下是近30米的高空,而楼顶又无防护栏杆。“孩子们顺着屋顶爬到水泥平台,稍有不慎就会坠落!”他后来回忆,那一刻大脑一片空白,却本能地压低声音——他知道,大声呼喊可能惊慌失措的孩子,反而引发意外夏增翼半蹲着身子,隔着窗户轻声哄劝,一步步引导。5分钟后,物业工作人员周娟他也赶到了现场。两人默契配合,一边安抚孩子情绪,一边联系家长和学校。当四个孩子被安全带回物业办公室时,夏增翼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可他顾不上休息——通向楼顶的通道锁失修、物业新员工不熟悉隐患、家长竟在打牌……这些漏洞像一根根刺扎在他心里。“今天不解决,明天可能就是另一个家庭的眼泪。”他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句话。
第二声哨响:8小时排查,堵住社区安全的“跑冒滴漏”
9月7日清晨,夏增翼带着周娟和物业人员,在富都小区逐栋排查11栋居民楼(含2栋安置房)的楼顶入口。锈迹斑斑的铁锁被更换成防撬钢锁,破损的门闩全部加固。“以前总觉得‘出事再说’,现在才知道,安全得‘防患于未然’。”参与排查的物业人员感叹。这场持续8小时的“安全扫楼”行动,不仅封堵了11处潜在风险点,更推动了“社区+志愿+物业”的三级联防机制。
第三声哨响:锦旗背后的回响,安全是全民的“接力赛”
9月12日上午,一面印着“危楼劝返伸援手,危急时刻见义勇为;护蕊安心守平安 热心志愿大爱无疆”的锦旗,被送到了苏新社区“雷锋连”。送旗的是其中一位家长苏业行。“那天我在旁边做事,没注意,要不是夏总和周姐,后果不堪设想!”而家长的感谢,就是对志愿者最好的褒奖。这,就是“安全吹哨”的力量——它不仅是一声提醒,更是一份担当;不仅是一次救援,更是一场守护;不仅是某个瞬间的勇敢,更是长久的坚持。在苏新社区,这样的“哨声”从未停歇,因为总有人愿意为安全多走一步,为平安多守一夜。
供 稿 | 周 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