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一杯“孝亲茶” ——大山深处最美儿媳妇

2025-08-21 19:13:33    来源:茶寿奉家    访问:    

茶香氤氲  民心可依党徽闪耀处,

茶寿秘境开以三级茶室为弦

弹奏“三长议事”的和谐乐章

四杯茶韵里沉淀着 "枫桥经验" 的时代回响

在新化县奉家镇浪山坪村岩屋界组,奉嘎山的云雾常年萦绕,这里没有繁华的街市,却藏着一份动人的坚守 —— 农家媳妇奉建波,用十年时光,把 “孝” 字写进了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而这份坚守,恰如民心茶室里那杯温润的 “孝亲茶”,以最质朴的行动,酿出了乡风文明的醇厚滋味。 

2015 年 8 月,一场意外打破了这个五口之家 “吃喝不愁” 的安稳。公爹万焱光因高血压中风,右侧肢体功能彻底丧失,生活从此与 “自理” 二字绝缘。每年近三万元的医疗费像座小山一样压在这个普通农村家庭头上,丈夫万时东只能攥紧拳头早出晚归,把养家的压力扛在肩上;而照顾公爹的重担,便悄无声息地落在了奉建波瘦小的肩头。没人知道,她这一扛,就是十年。

民心茶室的 “孝亲茶” 常说,“孝” 是不避嫌的担当,是不怕累的付出。奉建波的日子,便把这句话刻进了每一个细节里。公爹要小便,她从没有半分犹豫,立马提起尿壶,轻轻为老人褪下裤子接尿 —— 这份坦然,是 “孝亲茶” 里最实在的底色,没有羞怯,只有对长辈的尊重;公爹要大便,她咬着牙弯下腰,小心翼翼背起老人往厕所走,脚步虽蹒跚,却从没有过一次停歇,汗水浸湿的衣背,是 “孝亲茶” 里最滚烫的温度;到了洗澡的时候,她更像照顾婴儿般细致,打湿毛巾、调好水温,一点点为老人擦拭全身,生怕力道重了弄疼老人,生怕水温凉了冻着老人 —— 这份温柔,是 “孝亲茶” 里最细腻的回甘。

为了让公爹随时能得到照料,就像 “孝亲茶” 始终能及时续杯,奉建波索性在公爹的房间里另铺了一张床。多少个深夜,窗外是奉嘎山的寂静,屋内是她随时清醒的牵挂 —— 只要公爹一声呼唤,她总能立刻起身,摸黑端来温水,或是为老人掖好被角,轻声问一句 “爸,您还好不”。如今公爹的房间,干干净净、没有一丝异味,在这份整洁背后,是她每天一遍遍的擦拭、整理,是把 “孝亲茶” 的细致,融进了日常的每一分钟。

常听人叹 “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奉建波却用十年时光,把这句话变成了 “久病床前有孝媳”。她没有豪言壮语,只凭一双勤劳的手、一颗滚烫的心,把 “孝亲茶” 泡了十年。这杯茶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端屎端尿的坦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只有擦身喂饭的不厌其烦。它不像茶室里的茶那般清香四溢,却有着更动人的 “回甘”—— 是公爹安稳的神情,是三千六百多个日夜的坚守,是家庭虽苦却不散的暖意,更是奉嘎山深处乡风文明的生动写照。

作为中国茶寿之乡的核心区域,奉家镇更始终把 “孝道文化” 视作发展的精神底色,民心茶室的 “孝亲茶” 之所以能被百姓记在心里,正是因为它像奉建波的行动一样,把 “孝” 从文化符号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日常,让 “敬老、爱老、孝老” 真正融入了大山的烟火气里。它从不是一杯象征性的茶,而是用十年时光熬煮的真情,是把 “孝” 字刻进日常的行动。而这样的 “孝亲茶”,恰是我们奉家镇一直积极推崇的乡风文明 —— 它不张扬、不刻意,却藏在每个像奉建波这样的普通人身上,用最朴素的坚守,让邻里看见温暖,让后辈学会担当。

如今,奉嘎山的云雾依旧缭绕,奉建波的 “孝亲茶” 也还在继续泡着。这杯茶,暖了公爹的晚年,也为奉家镇的乡风文明添了最动人的一笔;它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温情,更是奉家镇乡风文明的生动注脚 —— 原来最动人的 “孝亲茶”,从来不是泡在杯子里,而是泡在日复一日的行动里;原来最珍贵的乡风文明,从来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藏在像奉建波这样普通人的坚守里。

让我们把这份 “孝亲茶” 的香气传得更远,让更多人知道:在奉嘎山深处,有这样一位 “最美儿媳”,用十年时光,把 “孝” 泡成了最暖的人间味。

供稿 | 康文德

[责任编辑:彭剑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