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是保障特殊群体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民生工程。昌吉州2025年“精康融合行动”人才孵化基地建设项目启动以来,紧扣“专业化、精准化、全覆盖”目标,通过搭建实体平台、汇聚专业力量、强化基层赋能等举措,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为精神障碍群体康复筑牢保障防线。
一、筑牢实体阵地,打造综合服务枢纽
实体平台是服务落地的基础支撑。项目高标准建成精康融合人才孵化基地示范点,实现办公场所、康复服务、人才培训等功能集成。基地通过动态展示区直观呈现服务流程与成效,常态化开展康复示范服务,成为集“服务、培训、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枢纽。同时,依托州级及以上媒体发布系列宣传报道,有效提升社会对精神障碍康复工作的认知度,为项目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二、汇聚专家资源,强化专业支撑体系
专业人才是提升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项目严格按照标准组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专家库,成功引进具备精神科执业医师资格、拥有10年以上临床经验的专业人才。专家团队深度参与康复方案制定、危机干预指导、基层能力培训等工作,以“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为基层服务注入专业化、规范化的技术支撑,推动全州精神障碍康复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三、深耕基层赋能,织密服务覆盖网络
基层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康复效果的落地。项目聚焦七县市实际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实地技术指导与培训示范。通过拆解康复流程、推演个案管理等实战化培训,有效提升基层队伍的实操能力。同时,针对县市反馈的共性问题建立台账,精准施策解决,逐步构建起“州级统筹、县市联动、城乡覆盖”的服务网络。
四、严格评估督导,确保项目规范运行
过程监管是保障项目质效的关键环节。项目对木垒县、奇台县等4个县市开展中期评估督导,通过查阅档案、实地走访、群众访谈等方式,全面检查资金使用、服务指标、群众满意度等核心内容。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形成“评估—反馈—提升”的闭环机制,确保项目资金用在实处、服务质量落到细处。
五、聚焦能力提升,夯实人才队伍基础
专业素养是服务持续优化的动力源泉。项目针对全州“精康融合行动”直接服务人员,开展6场次精神障碍康复专业知识培训,内容涵盖社区康复技术、评估方法、资金规范使用等核心领域,累计线下授课超90小时,培训500余人次。通过系统化、精准化的知识输送,更新服务理念、提升实操技能,为基层队伍“充电赋能”,为长效服务提供人才保障。
下一步,昌吉州将持续推进项目剩余任务落地,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深化“精康融合行动”,让专业服务惠及更多精神障碍群体,为建设健康昌吉、和谐昌吉贡献力量。(唐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