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至9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晨曦青年志愿者协会”支教团队在朱集镇下湾村持续推进“七彩假期”活动。继前期思想教育、民族团结等课程后,团队聚焦科技创新、艺术素养与乡土认同三大维度,为30余名儿童设计沉浸式成长体验
一、科技创新:生活场景激活科学思维
支教老师将课堂带入日常生活中,利用白醋、小苏打演示酸碱反应,解析馒头发酵原理。通过播放科普视频以及课件演示,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了更多生活中的科学,如含羞草“害羞”的原理、疫苗的原理等等,同时组织知识问答环节,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在各支教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完成了太阳能小车和直升机的组装,了解了其中的科学奥秘。
二、艺术素养:在地资源焕活美育基因
课程延续“创意美术工作坊”特色,深度融合自然与人文。在剪纸课程基础上,引入汉江石画创作,给孩子们展示用天然矿物颜料在鹅卵石上绘制的农事图。
并通过课件展示《洛神赋图》、《步辇图》、《清明上河图》等国画,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自行创作。
在翻转课堂上,孩子们站在讲台前,用他们稚嫩但充满热情的声音开始介绍自己的家乡。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孩子们不仅介绍了家乡的现状,还敏锐地捕捉到了家乡的变化。孩子们拿起画笔,在老师们准备的纸上描绘出他们心目中的家乡。每一幅画都是孩子们情感的寄托,是他们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美好憧憬。
本次课程通过科技探索点亮创新思维、石画传情深化美育传承、翻转课堂见证家乡蝶变,据统计,85%学生独立完成实践任务。未来一周将衔接既定规划,推出神话探源、诗词品鉴、戏曲传承篇章,持续赋能乡村儿童全面发展。
作者: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陈曦 李旻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