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加强村级社会治理 筑牢和谐根基 ——新密市苟堂镇小刘寨村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2025-08-05 09:28:24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在当前经济社会深刻转型、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新挑战、新课题。妥善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村级组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加强其社会治理能力至关重要。新密市苟堂镇小刘寨村立足村情民意,直面现实矛盾,在基层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供探讨交流。

、深刻认识基层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近年来,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一些亟待化解的社会矛盾点,主要表现在:1、经济发展与就业压力。部分落后产业及高能耗企业转型调整,导致就业岗位减少,部分村民增收困难。2民生负担与期望落差。高等教育、合作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个人负担比例上升,而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度未能完全同步,如学费持续上涨加重家庭教育负担、医保缴费连年增长但部分村民受益感不明显、个人账户结转政策引发疑虑等,存在一定社会情绪。3、权益保障与信任危机。房地产市场领域存在延期交房等问题,且个别情况下维权渠道不畅、效果不佳;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如征地补偿款拖欠、政府工程款拨付延迟、村级经费及干部补贴发放不及时等,不仅损害群众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干群关系和政府公信力。4、农业生产与增收困境。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而粮食价格相对稳定,种植效益偏低,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这些问题相互交织,是当前部分乡村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对村级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小刘寨村加强村级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

针对上述挑战,小刘寨村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形成了“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服务为本、文化浸润”的治理模式:

1强化党建引领,把稳治理之舵

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高度重视矛盾化解。村“两委”协同发力,积极协调上级部门,推动政策落地见效;面对群众诉求,耐心沟通,增进理解;对于村级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反映,争取支持,同时做好群众解释疏导工作,稳定人心。

2深化三治融合,健全治理之基

自治为基。完善村民议事决策机制,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即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全过程监督),保障村务、党务、财务公开透明。

法治为本。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利用主题党日、法治宣传栏、文化广场(设立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精神、先进人物事迹展)等多种阵地,常态化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及《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德治为引。制定并推行符合实际的村规民约;常态化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及各类先进典型,设立光荣榜弘扬正能量;大力开展孝老爱亲活动(如连续8年举办孝道文化节并发放敬老金、慰问品),有效提升村民道德素养和文明乡风。

3推行网格管理,提升治理效能。

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层层负责、重在落实。对于网格内的问题,及时响应、快速上报;需上级协调处理的,积极对接争取,确保问题不搁置、矛盾不上交;同时注重工作方式方法,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4聚焦民生服务,增进村民福祉

将为民办实事作为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关键抓手:1、大力完善基础设施。修建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及安防监控;建成公办幼儿园、小学、标准化图书室、活动中心(含戏曲舞台、儿童之家)、健身公园(盘石山)、竹林慢行步道、体育场、各类小游园等。2、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立盘鼓队、小学文艺队,定期开展戏曲表演、邀请书法家义写春联;3、建立长效关怀机制。连续13年开展资助大学生活动;坚持移风易俗,倡导红白事简办;4、助力技能提升就业。举办技术培训班,服务村民学习一技之长。

5汇聚多元力量,合力化解矛盾

在村里要建立多元矛盾调解机制:1、发挥调委会作用,及时排查化解;2、畅通乡贤、大学生等沟通渠道,定期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并借助其资源优势争取项目(如协调建成深水井、公厕等);3、对于重点难点纠纷,善用集体智慧,精准施策,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4对违法违规行为和歪风邪气,态度鲜明,坚决抵制。

6建设团结班子,强化组织保障

村“两委”成员长期精诚团结,形成坚强领导核心。面对矛盾问题,群策群力;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担当,依法依规进行规劝、引导或抵制,必要时采取取消村内评优评先资格、暂缓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等措施,引导村民知规矩、守底线。

7发展集体经济,夯实稳定之根

积极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企业二十余家,有效解决村民就近就业,增加集体和个人收入,夯实安居乐业基础。

三、实践成效与启示

十余年来,小刘寨村通过以上综合措施,有效化解了诸多矛盾,提升了治理水平,营造了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村风民风。村庄先后荣获“新密市综合工作先进村”、“河南省生态村”、“河南省卫生村”、“河南省健康村”、“河南省沿黄支流森林乡村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法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其中的探索实践深刻启示我们:1、坚持党的领导是核心,确保治理方向不偏;2、抓实“三治融合”是基础,让自治激活内力、法治保障公平、德治润泽人心;3、办好惠民实事是关键。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获得感幸福感4、多元共治、化解矛盾是重点。及时有效化解矛盾是维护和谐稳定的核心环节。5、民主公开、强化监督是保障。村务公开透明是赢得信任的关键。6、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就业是根基。只有经济稳定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才有坚实基础。

四、结语

加强和创新村级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实际,综合施策。小刘寨村的实践证明,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狠抓落实,就能有效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推动发展,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坚实力量。(河南省新密市苟堂镇小刘寨村 刘保森)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