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推普筑梦,语润两当”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暑期研学,青春助农”原产地公益直播活动
直播镜头亮农产,推普带货拓销路
7月23日,浙江工商大学“推普筑梦•语润两当”暑期实践队走进甘肃省两当县西坡乡,在全域有机示范基地开启“暑期研学,青春助农”原产地公益直播活动,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搭建线上推广桥梁。
直播间里,队员们化身“助农主播”,用标准普通话向网友展示两当县的优质农特产品。在蜂房旁,队员展示中蜂的天然酿造环境,讲解生态养殖模式;在花椒树下,实时分享刚摘下的鲜红花椒“麻香鲜爽”的品尝体验;在五黑鸡养殖基地,以采访问答形式诉说感受。从蜂蜜、花椒到五黑鸡、绿壳鸡蛋,队员们结合实地探访经历,系统介绍当地“一主四辅一特”产业发展模式,让网友直观了解农产品的种养殖规模、生长周期与独特品质,助力“全域有机”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据统计,本次直播共设计产品讲解稿8篇,吸引观众7000+人次,收获点赞量超2万次,促成蜂蜜、花椒等农产品销售额超过2000元。
图1 队员直播展示农户的特色农产品
入户尝鲜听民声,推普搭桥连产销
正午时分,实践队来到当地农户家中。就“推普+助农”与农户开展亲切交流。“家里平时更习惯说方言,但孩子上学后,普通话成了他们的课堂语言。”农户的话让队员们对两当的语言使用情况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当地家庭日常以方言交流为主,孩子们在学习场景中已熟练使用普通话;不少农户虽未直接参与农产品直播,却期待“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话,把咱的好东西卖得更远”。此次实践队共走访12户农家,形成近8000字方言与产业发展的访谈实录。
图2 小队成员品尝农家饭到村民家中进行入户访谈
菌企车间观生产,循环模式显“有机”
当日下午,实践队走进左家乡,先后走访了德源菌业和黄波菌业。队员们深入香菇、灵芝、猴头菇等食用菌的培育生产车间、加工车间以及菌棒生产车间,全方位探寻特色食用菌从菌棒培育到成品加工的全过程。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废棒再利用循环农业模式,让队员们对“全域有机”产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3 小队成员在食用菌培育车间采访工作人员
图4 推普实践队在有机花椒基地的合影
图5 推普实践队在五黑鸡养殖基地的合影
推普助农见实效,语润两当兴产销
在两当的实践历程中,从直播间带货到农户家中调研,从田间溯源到菌业车间考察,队员们不仅亲历了“全域有机”农产品的品质魅力,更认识到普通话在打通农产品外销渠道、激活乡村振兴动能中的关键作用。实践队积累了“推普+助农”的鲜活案例,打造出宣传标语,整理出种养殖故事与产业发展历程。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坚守“推普筑梦,语润两当”的初心,让普通话成为连接山野与市场的纽带,让更多乡村好物走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