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三下乡|漆韵传承 数字赋能--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探寻非遗漆器活化新路径

2025-07-30 08:14:3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近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商务学院 “漆韵传承・数字赋能” 社会实践团踏上了一场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之旅。他们穿梭于扬州市的漆器厂、展览馆、古玩市场,又走进南京市麒麟街道的社区,用脚步丈量非遗传承之路,以青春力量探寻传统工艺的现代活化之道。

匠心研学:触摸漆器千年脉络

实践团首站走进扬州漆器厂,作为全国漆器行业重点企业,这里是扬州漆器传承创新的核心阵地。工作人员夏老师梳理漆器千年脉络:从战国萌芽到明清鼎盛、当代创新,尽显古人智慧。在漆器展览馆,成员们与非遗传承人王师傅进行了深入交流,王师傅详细拆解了点螺、漆画等工艺的难点,她强调“创新不能丢了根,传统也得跟上时代。” 她对工艺的极致追求和数十年的坚守,让成员们深受触动。漆器工艺体验环节更是让成员们亲身体验了工匠精神。在工匠的指导下,他们制作彩绘螺钿、犀皮漆葫芦等,成员们真切体会到 “慢工出细活” 的深意,文化自信悄然生根,让大家真切体会到古老漆器技艺的传承价值。

市场调研:探寻非遗活化路径

为了解漆器市场现状,实践队走访了扬州古玩市场和东关街,调研近十家商户与二十余名游客。商户们称传统漆器因工序复杂、耗时久、价格高,难被普通消费者接受;游客则青睐设计新颖、实用性强的漆器文创,“要是能把漆器做成日常能用的杯子、笔记本,我肯定买。” 一位年轻游客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调研发现,传统漆器“叫好不叫座”,工艺与文化价值受认可,但价格高、实用性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普及。而年轻群体对新颖漆器文创兴趣浓厚,也让实践队明确了方向 —— 唯有让漆器贴近生活,才能让古老技艺 “活” 起来。

青春接力:播撒文化传承火种

扬州之行结束后,实践队带着收获来到南京市麒麟街道麒麟门社区,开展非遗漆器宣讲活动。队员们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漆器的脉络与制作工艺,并展示了在扬州制作的彩绘螺钿扇、螺钿发卡等文创。居民纷纷围拢,啧啧称奇。漆扇制作体验环节,大家热情高涨。张女士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她笑着说:“既能了解非遗,又能提升动手能力,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孩子们在指导下精心调漆、旋转,感受传统工艺魅力。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深刻意识到,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生命力的焕发。“漆器不再是博物馆里的‘老物件’,它可以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国潮’。”实践团负责人吴婕感慨道。未来,团队将依托新商科专业优势,探索通过直播电商、文创IP开发等方式拓宽漆器推广路径,让古老工艺在数字时代“活”起来、“潮”起来,让千年漆韵在青春接力中流淌不息,绽放时代光彩。(周星月 文厚柳)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