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社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时间、一般社会投资项目总时间两项可量化指标测评值优于全国先进水平。”记者7月28日了解到,在2024年度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组织迎评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质效”指标获评优秀等次。
时间是最大的成本。据了解,我市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办理时间由50.83个工作日压缩至20.33个工作日,其中行政审批时间压缩至7.66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质效明显提升。
那么,这一关键环节是如何突破的?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张标介绍,该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以“打造一个窗口、创新四项举措”的“1+4”服务机制为抓手,不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质增效。
“首先是窗口整合,实现全流程线上线下统筹。”张标告诉记者,我市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以“一个窗口”为依托,将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55个审批服务事项全覆盖,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协同工作体系,多维度提高办事效能。
流程再造,推出并联并行审批服务。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分四个办事阶段分别制定四张申请表,采用事项并联、告知承诺、多测合一等方式整合审批流程,构建分阶段清单化审批模式,将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办理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内,审批材料压减42%。
同时,我市设立“项目管家”,为企业提供材料预审、进度跟踪、问题协调、帮办代办等全程“管家式”服务。通过项目管家与企业“一对一”精准对接、与审批部门“一对一”联络协调,有效降低企业沟通成本。2024年度为企业解决政策咨询、申报指导、问题协调等问题共计108个。
在数据共享方面,各审批部门通过“项目管家”协调、工改系统数据提取、部门自建系统推送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项目数据共享。及时掌握项目进度,提前跟进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主动上门、集中辅导、个别答疑等服务,实现问题“零距离”解决。
精准施策,推动改革创新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制定工程建设项目主题式套餐,通过推行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竣工验收一件事等服务,结合工程规划许可“豁免制”、竣工验收“双验合一”等改革创新举措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助力项目早开工、早交付、早投产。(来源:i 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