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实践认知,聚焦绿色能源领域的光伏并网技术创新,7月20日,南京工程学院“知与行,智电芯”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江苏省丹阳市协众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理论学习+实地探访+问卷调研”,解锁光伏发电从“能源转化“到“并网应用”的全链条密码。
走进丹阳市协众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负责人通过110kV光伏电站一次系统图、电力监控系统演示等内容,系统讲解了光伏发电核心原理。通过介绍,光伏组件通过半导体材料吸收光子能量,分离电子与空穴形成电压实现光电转换,所产生的直流电经逆变器转化为符合电网标准的交流电后,一部分直接供给本地负载,多余电能则通过并网逆变器接入配电网。
随后,团队前往光伏发电基地实地考察。在现场看到,光伏板阵列上方实现太阳能发电,板下同步开展水产养殖,这种“上发电、下养殖”的立体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针对队员提出的“并网稳定性”问题,负责人重点展示了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机制,并解释道:“通过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和智能调度技术,可有效平衡电网电压,确保发电系统与电网稳定匹配。”
问卷调研显示,该公司在应对电网波动时,通过低电压穿越技术、SVG设备调控及一次调频功能维持系统运行;而用户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发电稳定性、并网手续便捷性及后期维护成本等方面。负责人还透露,针对不同天气条件,公司已制定标准化运行规程及应急预案,保障发电效率。
此次调研让学子们更深刻体会到“绿色能源+智能技术”的产业趋势,并将把这次实践中观察到的技术细节、模式创新转化为后续课堂学习的方向指引,带着实践中产生的疑问去深化专业知识理解。这种从课堂认知到实地验证,再从实践感悟回归理论学习的过程,正是“知行合一”在电力学子身上的生动实践。(知与行,智电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