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寻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7月16日,江西财经大学“安源星火VR先锋”实践团走进萍乡市凤凰街河口下社区与后埠街城北社区。两地紧扣自身实际,在党建引领下探索差异化治理路径——从创新服务模式到筑牢民生保障网,通过精准施策、多元发力破解治理痛点,让群众在点滴服务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与便捷。
凤凰街河口下社区:数字搭桥,全龄服务织密民生网
实践团调研发现,河口下社区治理亮点纷呈,既借数字化手段延伸服务触角,又围绕“一老一小”打造全龄段关怀体系,精准对接群众多元需求。针对社区老年人占比高的特点,社区建立动态摸底档案,并配套开展适老化服务与红色教育活动。面向青少年,社区搭建实践平台、开展知识宣讲,高考季更以直播间为阵地提供志愿填报指导。社区工作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联动,不仅让服务更高效,更推动治理覆盖向全年龄段延伸。
围绕社区治理特色,实践团聚焦“特色服务落地成效”设计问卷,重点关注数字化服务覆盖范围、全龄段服务实施效果等关键性问题,为调研锚定精准方向。在此基础上,实践团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题座谈会,结合问卷深入探讨实践细节——从老年动态档案的更新机制到青少年服务的资源联动模式再到线上线下平台的协同逻辑,细致梳理出社区的运行网格体系。同步实地走访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了解文化室、读书角、棋牌室等功能区域,实践团直观了解到了社区治理特色与全龄段服务的落地成效。
后埠街城北社区:党建领航,机制创新破解治理结
城北社区处于商区林立、老旧小区密集与新就业群体汇聚的交织地带,“三多”难题构成了其基层治理的独特挑战。面对这一复杂难题,社区党委将党建引领作为核心引擎,驱动了一系列机制层面的深度创新,旨在构建一个“高效协同运转、精准凝聚民心、成果普惠共享”的治理新生态。
实践团深入调研发现,社区治理的核心在于当好“群众贴心人”,全力办好“民生”“民安”两件大事。通过专题采访社区工作人员,实践团详细了解到两项创新机制:“全岗通”模式实现“一人在岗、全岗通办”,让居民办事“最多跑一趟”,贴心服务直抵民生需求。“警网融合”依托17名网格员与民警高效协同,将走访周期从1年半压缩至3-4个月,效率大幅提升,实现“1+1>2”的治理实效;同时风险预警与矛盾化解能力显著增强,做全天候守护,筑牢民安根基。这些机制创新已转化为可感可知的举措:无论是“全岗通”高效运转、网格员步履不停,还是社区打造的活力乒乓区、24小时暖心驿站、老年助餐点等设施,都让实践团成员直观看到“民生民安”的承诺如何化作安心托底、暖心服务的实践。社区以机制创新与精准服务双轮驱动,办好民生关键事、筑牢民安防护网,构建起让居民安心、舒心、暖心的治理共同体。
实践团走访两个社区后发现,基层治理的核心为:党建引领是根本,精准创新是关键,服务群众是归宿。从数字化覆盖全龄需求到机制革新破解治理难题,实践团见证了这些探索实践都落脚于凝聚民心。这些实践不仅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实践团总结模式、提炼成果积累了宝贵素材。(图/王佳冰 邓雨扬 董明 文/朱涛 江南 涂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