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耘两岸・食链焕新”实践队在林榅荷、程秋旺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寻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实践队以走访福州新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始此次活动。作为蝴蝶兰、杂交兰等花卉组培、育种、栽培技术研究的龙头企业之一,福州新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坐拥福清镜洋镇与阳下街道两大基地,总面积近500亩,其中阳下基地1.4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已投产,未来还将继续扩建。
实践队与新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合影
在新奥基地负责人陈霄宇的带领下,实践队员走进了智能温室,实地考察台湾蝴蝶兰技术与大陆市场的实践。这里培育着上万株蝴蝶兰苗,温控系统精准维持着25℃的生长环境。企业从台湾引进“大辣椒”“火鸟”等优质品种,通过组培技术改良出适应本地土壤、气候的新品种,更是根据蝴蝶兰的生产阶段不同,定期播放不同频率的音乐。新奥公司通过闽台技术合作,已实现蝴蝶兰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新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管理人员陈霄宇向实践队介绍蝴蝶兰种植情况
在深入访谈环节,实践队就公司发展与产业基础、蝴蝶兰闽台农业合作、技术研发与产业整合、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等与基地负责人陈霄宇座谈交流,并对企业台籍股东、员工的数量及所从事的工作、兰花品种选育、种植技术引进及产业发展等关键问题进行调研,林榅荷老师针对新奥如何深耕“花样经济”,构建研发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提出建议。
随后,实践队来到福清市台湾农民创业园管理委员会。管委会领导向实践队介绍了台创园的基本情况。据悉,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创建于1999年3月,雏形是侨领林文镜先生创办的洪宽海峡农业实验场,2011年6月,经农业农村部、国台办批准设立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台创园的设立,旨在引进台资、台胞,为其提供宣传交流的平台。
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服务中心主任严金安指出,当前政府对台创园的扶持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每年万元项目资金支持,旨在鼓励农业创新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企业稳步发展;二是为台创园台资农业企业提供贷款贴息资金,缓解资金压力;三是为台创园内企业提供农业生产电价优惠,提升运营效率。
“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是台创园严金安主任与实践队员交流经验时的总结。当前台创园整体分布广泛,核心区设在阳下街道,其余15个街镇为带动区与辐射区。园区通过与高校共建、打造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与研学基地)、帮助有条件企业申请一品一码及绿色产品标志等措施,推动农企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此外,园区积极开展农产品展销会、农民丰收节、水果文化节等交流、培训活动,加强企业宣传与交流。未来,台创园计划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优化产业链布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台创园管委会领导向实践队分享农业发明专利
此行不仅是一次产业调研,更是一堂深刻的国情实践课。实践队成员更直观地触摸到闽台农业从技术共生到市场共荣的鲜活脉络,感受到政策精准滴灌下台胞台企扎根发展的信心。未来,队员们将带着此次实践活动的收获,以知促行,继续探寻两岸农业合作深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