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期间,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赴乌鲁木齐、奎屯、昌吉州等地的养牛场开展实践活动,以为期15天的“三下乡”科技支农行动,深入北疆养殖一线助力产业发展。
团队与当地牧民合影
7月12日,在带队教师的带领下,实践团队秉持助农使命、怀揣兴农愿景,前往乌鲁木齐及昌吉州地区。团队成员携带精心编制的宣传手册,与当地牧民展开深度交流,系统了解养殖现状及现存问题,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家畜分群养殖”的科学理念,建议依据家畜健康状况进行合理分群,旨在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提升养殖综合效益。
带队老师向牧民宣传
针对一位牧民提出的“若家畜患病,分群养殖是否会延误治疗”的疑问,团队成员以生动案例予以解答:“分群养殖如同为病患单独设置病房,既便于精准治疗,又能有效阻断疾病传播。”
在理论宣讲之外,实践团成员在牧民的积极配合下,对多家牛群的粪便样本进行采集,为后续开展详尽检测与分析奠定基础。烈日炎炎中,队员们身着实验服、手持工具,严谨采集每份样本,并详细记录其来源信息。面对牧民们的热切期盼,团队成员不辞辛劳,始终将青春力量倾注于祖国需要的地方。
团队成员采集样本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践行了科技服务社会的宗旨,更彰显了科技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巨大价值。通过将实用技术送下乡、把专业服务送上门,实践团队切实将农牧民的所需所盼传递至生产一线。石河子大学学子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用专业力量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通讯员:吴鹏 史家璇 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