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山水间寻脉文旅,青春里见证担当

2025-07-12 22:07:20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山水间寻脉文旅,青春里见证担当

2025年7月9日,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寻脉青松传非遗,织梦文旅绘新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在休宁调研第三天,也是驻留源芳乡的最后一日。团队受邀探访新娘房瀑布景区,与梓源村驻村第一书记黄书记面对面,在山水与乡韵中,触摸乡村振兴的鲜活脉搏。

清车轮碾过晨雾未散的村道,行至山脚时,在源芳乡政府两位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团队径直走进新娘房瀑布景区秘境。一入景区,喧嚣便被层层绿意滤去。流水沿青褐色岩石蜿蜒而下,水花撞岩激起的水汽混着雨后泥土与茶园的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成员们沿石阶缓步前行,两个小时的攀爬,便到新娘房瀑布 —— 百米高岩壁上,水流似银河倾泻,落进深潭的清响与山间蝉鸣交织,涤荡净化着人的身心。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梓源村新娘房瀑布景区)

在瀑布前,一间安静的咖啡屋格外引人注目。咖啡屋的店主是一名创业青年,他将现代的咖啡文化与山间的自然风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来到这里的游客提供了一个休憩、欣赏美景的地方。在咖啡的香气与瀑布的水声中,仿佛能感受到青春与自然的完美碰撞。

观赏完新娘房瀑布后,团队沿着另一条乡路下山,来到了梓源村,并如约采访了驻村第一书记黄书记。黄书记热情地向团队成员们介绍了近年来新娘房瀑布景区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规划。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梓源村发展的信心和期待,也让团队成员们对乡村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梓源村调研的过程中,路边的小店与宁静古朴的乡村形成了鲜明而和谐的对比,格外吸睛。这是由数名大学生共同创办的文化体验馆。馆内售卖着大学生们亲手创作的精美非遗作品,有缠花、版画、掐丝鎏金等,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创意,展现了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黄书记告诉团队成员们,梓源村当下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青年的回乡耕耘。瀑布咖啡屋的创业青年,原本是一名设计师,他放弃了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参与乡村建设,用 “瀑布 + 咖啡” 的创新模式让梓源村火出了圈;而非遗小馆的几位合伙人,也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们打造的非遗小屋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更在梓源村挖掘和传播了传统非遗文化。黄书记自己作为一名青年干部,也在用实际行动为乡村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访谈梓源村黄书记)

(图为实践团队在梓源村)

在结束了梓源村的调研后,团队受邀参观考察了渔临村 “行益课堂”。“行益课堂” 是由张书记在自家民宿创办的,主要用于在假期为当地儿童提供课外知识和技能教育,而不少大学生团队会在假期来到这里,志愿参与课堂的教学工作。7 月 9 日下午,在即将离开之际,团队成员们与来支持 “行益课堂” 的安徽工业大学和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的学子们进行了一场交流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三校学子共同分享了近日的所见、所闻、所感,一起探讨了源芳乡未来的发展。大家各

抒己见,碰撞出了许多思想的火花,对乡村的未来充满了憧憬。

(图为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与学生交流)

(图为实践团队在梓源村行益课堂)

回顾在源芳乡调研的这几天,团队成员们切实感受到了诸多有志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与担当。他们脱去了 “孔乙己的长衫”,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融入到基层的土壤中,用实际行动实现着个人的人生价值。源芳乡是一个充满力量的乡镇,除了资历较深的老干部,还有很多年轻力量不断注入,为乡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源芳乡之行,团队成员们寻到了文旅发展的脉络,青春里,见证了青年一代为乡村振兴所付出的努力与担当。

文字 严馨雅

图片 何晓静 陈梦然

审核 高润婧

指导老师 陆姗姗 鞠秋洋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