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非遗润童心,法治护成长——广东财经大学绥江玉影实践团走进四会市东城中心小学

2025-07-01 08:59:3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6月26日,广东财经大学绥江玉影实践团走进四会市东城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普法”宣传活动。实践团成员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网络安全法》知识与四会非遗民俗文化相结合,为小学生们带来一场知识与趣味交融的文化法治盛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非遗传承与法治意识的种子。

图为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

活动当天,东城中心小学的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实践团成员分组走进不同班级,根据各自专长开展特色宣讲。在五年级四班,实践团成员罗浩然化身“法治小讲师”,围绕《网络安全法》及其相关知识展开普法宣传。他结合小学生日常使用网络的场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网络安全知识。从如何防范网络诈骗、保护个人信息,到正确使用社交软件、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罗浩然通过提问互动、案例讲述等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课堂上,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在网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原来随便在网上透露自己的信息这么危险,以后我一定要小心!”一位学生在听完讲解后说道。罗浩然的普法宣讲不仅让学生们了解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更增强了他们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

图为团队成员罗浩然讲授法律知识

与此同时,五年级二班的教室里,实践团成员梁泳晴正带着学生们走进四会非遗民俗文化的奇妙世界。梁泳晴以“探秘四会非遗”为主题,向学生们介绍了四会非遗玉雕、古法造纸、茶油鸡这三大独特技艺。她通过精美的图片、视频资料,详细讲述每项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当展示古法造纸技艺中从原料浸泡、蒸煮到抄纸、晾晒的全过程时,学生们被古人的智慧深深震撼;而在介绍茶油鸡制作工艺时,独特的配方和烹饪方法更是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梁泳晴还设置了趣味问答环节,让学生们在答题中加深对非遗文化的记忆。“我知道!茶油鸡是用四会本地的茶油做的,味道特别香!”一名学生自信地回答道。通过这场宣讲,学生们对家乡的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豪感与传承使命感油然而生。

图为学生拿着自己的照片与团队成员梁泳晴拍合照

在五年级一班,实践团成员黄莹聚焦四会非遗玉雕技艺,为学生们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之旅。黄莹从玉雕技艺的历史渊源讲起,介绍了四会玉雕如何从古老的传统工艺发展成为如今享誉全国的特色产业。她通过展示不同风格、题材的玉雕作品图片,详细讲解玉雕工艺流程,从选料、设计、雕琢到抛光,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玉雕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在讲解技术特点时,黄莹着重介绍了四会玉雕“因材施艺、剜脏去绺”的独特技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玉雕艺术的精妙之处。

图为团队成员黄莹讲授四会玉雕相关知识

此次“非遗+普法”宣传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非遗文化、树立法治观念的种子。四会市东城区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非遗+法律的宣传活动非常有意义,既让孩子们了解了家乡的非遗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又通过普法教育提升了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走进校园。”绥江玉影实践团成员也纷纷表示,看到孩子们对非遗文化和法律知识充满热情,深感此次活动的价值所在,未来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传承文化、普及法治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和学校领导的合照

此次广东财经大学绥江玉影实践团走进四会市东城区中心小学开展的“非遗+普法”宣传活动,是校地合作、文化法治融合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为小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非遗文化与法律知识的窗口,更展现了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