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野生蘑菇虽鲜美,误食中毒可致命——健康科普:如何安全吃蘑菇

2025-06-27 11:02:3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中国基层网讯(通讯员 彭福强每到夏秋季节,潮湿的山林、草地为野生蘑菇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不少人被野生蘑菇鲜美的口感吸引,常常抱着“凭经验采摘无毒蘑菇”的侥幸心理,结果引发中毒事件。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蘑菇中毒的那些事,教大家如何避免危险,安全享受美味。

一、为什么野生蘑菇这么危险?

蘑菇家族庞大,全球已知的蘑菇种类多达14万种,目前我国已知有毒蘑菇435种。毒蘑菇的外观并没有明显的规律可以用来判断是否有毒。一些毒蘑菇与可食用种类形态相似度高,普通群众难以区分,误采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很多人觉得:“我从小在乡下采蘑菇吃,从来没出过事!”或者“虫子吃过的蘑菇肯定没毒!”这些想法非常危险!因为:

①部分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可能长得非常像,即使是蘑菇专家也可能认错。

②民间鉴别方法大多不靠谱,比如“颜色鲜艳的有毒”“生虫的蘑菇无毒”“曾经吃过此类蘑菇,所以这肯定没毒”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③毒素不会因烹饪而消失,即使煮很久,毒蘑菇依然致命。

毒蘑菇的毒性成分复杂,不同种类的毒蘑菇含有的毒素各不相同,同一种毒蘑菇也可能含有多种毒素。蘑菇中毒已成为我国食源性疾病中毒病死率最高的一类急症,其中具有肝毒性的鹅膏菌属品种中毒病死率高达80%。

二、我省常见的有毒蘑菇,千万别碰!

11054535012328766_137.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蘑菇中毒有哪些症状?

蘑菇中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与摄入蘑菇类型及所含毒素密切相关。超过90%的蘑菇中毒首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表现,继而根据蘑菇种类不同可累及不同器官及系统,可分为以下临床类型:急性肝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急性肾衰竭型、溶血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光过敏性皮炎型,详见表:

蘑菇中毒症状分型

11060453211710003_137.png

特别注意:如果吃了蘑菇后6小时以上才出现症状,往往更危险!一定要立即就医!

四、误食毒蘑菇怎么办?

如果怀疑蘑菇中毒,请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催吐:(如果意识清醒,可用手指刺激咽喉)。

2. 保留蘑菇样本:(就医时带给医生鉴定)。

3. 尽快送医:(避免侥幸心理:千万不要认为症状较轻就自行在家观察,因为部分毒蘑菇中毒的病情会在一段时间后突然加重,及时接受专业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重要提醒:肝损害型中毒(如鹅膏菌)可能在呕吐腹泻后出现"假好转期",但随后肝衰竭会突然恶化,务必住院观察!

4. 不要相信偏方(如喝绿豆汤、灌肠等无效方法)。

五、如何预防蘑菇中毒?

最安全的方法只有一个: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如果实在想吃,请务必做到:

1. 只购买正规市场的蘑菇(不要买路边摊或不明来源的野生菇)。

2. 不轻信民间鉴别方法(颜色、虫咬、银针试毒等都不可靠!)。

3.不吃不认识的蘑菇(哪怕它长得像你认识的品种)。

4.提醒家人朋友(尤其要管住老人和小孩)。

蘑菇虽美味,但安全更重要。我国每年都有因误食毒蘑菇导致的悲剧,其中不少是全家中毒。强烈建议大家:

不要冒险采食野生蘑菇!中毒后立即就医,不要拖延!没有100%可靠的鉴别方法,唯一安全的做法就是不吃野生蘑菇!




[责任编辑:戴湘辉]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