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城东街道交通路社区“六邻工作法”架起连心桥 打通邻里交通“最后一米”

2025-05-20 16:51:00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内江市中区城东街道交通路社区积极传承“远亲不如近邻”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持续推进近邻党建工作,创新建立“六邻工作法”,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构建党建引领、人民满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现代格局。

睦邻服务“慧邻同行”微治理共建和谐新家园。

聚焦居民情感需求与生活痛点,秉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理念,通过搭建沟通桥梁,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邻里从“陌生”走向“熟悉”,从“疏离”转为“互助”。社区举办“邻里节”两届,在世纪滨江二期设立“邻里驿站”,内设“流动图书馆”、“邻里共享角”“手工坊”等,组织读书分享会,居民才艺展示、提供工具借用等,成立“和事佬”志愿队,通过招募热心居民、退休干部担任调解员,采取“拉家常”“板凳会”等方式调解邻里矛盾。邻里纠纷减少了40%,居民参与率提高60%,社区满意度达92%。聚焦科技与人文融合,以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升级社区服务,推动邻里互动与社区治理提质增效。将南门城垣26幢房龄40年以上房屋连片管理,引入智能门禁、充电桩、智能道闸等设备,通过监控摄像头、人脸识别等技术,实时监测社区安全隐患,提升社区居民安全感;采用“社区合伙人”模式,成功引进合禾众康社区服务公司,运用“智慧养老+社区服务”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居家养老服务、日常便民等服务,确保居民能够享受到一站式、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与生活服务。

“乐邻相伴”“聚邻同乐”绘就邻里温情新画卷。

强调“聚”的向心力与“乐”的感染力,通过搭建多元互动平台,让居民在共同参与中打破隔阂、增进信任,实现从“陌邻”到“睦邻”的转变。运用“中心+站点”为依托,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从细节着手,优化服务设施和功能,组织开展“睦邻健康,爱心义诊”、“手工制作编织邻里情”等活动;依托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理论宣讲、科普宣传、普法教育等活动35场次;高标准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党员教育室,图书室、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功能室,有效拓展党员和居民活动空间;效衔接辖区单位、共建单位、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常态化开展助残帮困、关心关爱、邻里互助、共建活动等志愿服务,通过“微行动”助力社区居民实现“微心愿”20余个,以“心”交心促进社区和谐共融。

“盈邻共享”“友邻善治”构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秉持“以邻为友、以善共治”理念,将邻里间的友好互助于精细化治理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平等协商、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推动社区从“管理”向“服务”转型。通过盘活社区内闲置场地,打造“邻里驿站”、“小蜜蜂驿站”“流动图书馆”等,采取居民捐赠闲置书籍并自主管理借阅,定期举办“读书沙龙”“亲子故事会”,让“邻里驿站”成为邻里交流的文化阵地;合理规划辖区闲置空地,打造智能停车场,将江西巷三栋、益民巷、沿江路零星地块以联营的方式,规划停车位200余个,解决居民“停车难”的同时,实现社区经济创收20余万元,所获收益反哺居民,用于社区公共事项,居民融入活动使用,社区闲置资源与社区居民公共事项处置形成良性循环;以党组织为核心,搭建“街道-社区-楼栋-网格”四级联动体系,成立9支服务队伍,共同解决社区治理难题,成功处理社区居民反响强烈的民生事件40余件;推广“供电服务联络员”及“电力网格员”,探索推进“政府主导、电网主动、政企联动”的“社网共建”服务体系,持续推动提升社区供电服务质效,有效保障了居民用电安全;通过“友邻议事会”开展议事会9场,收集居民意见10余条,成功调处福利巷外墙瓷砖掉落、智慧村2栋楼梯排危、沿江路57号大门安装等事项,每月群众反映事项办结率达95%以上。

[责任编辑:邱英]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