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时有发生。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抓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防控,今年以来,内江市夯实监管责任,全覆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宣传培训,做到了不漏一村、不漏一户,切实转变了群众观念,提高有限空间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隐患整治“强根本”
“安全生产无小事,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年初,部署有限空间作业突出安全问题隐患集中整治工作时,内江市委书记邹自景严肃强调。
督促检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内江各级各部门按照《内江市重点领域突出安全隐患季度集中整治工作制度》要求,以“八步走”闭环式推进有限空间作业突出安全问题隐患摸排工作,通过组织企业自查、专家指导帮扶、部门执法检查等方式,并结合省安委会任务要求和辖区实际,细化量化整治目标,制定集中整治工作方案。
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具有隐蔽性强、危险性高,极易引发中毒、窒息等安全事故的特点,内江市开展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建立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中毒和窒息风险的重点有限空间管理台账,细化明确监管重点,统筹纳入“一对一”包保安全监管范围管理。
开展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
以“隐患就是事故”为理念,分级分类排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底数,兜底摸清有限空间风险隐患;紧盯了污水处理池、化粪池、地下管道、储罐等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围绕作业审批、通风检测、防护装备、应急救援等重点环节,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精准施策。
学考练查“强本领”
“企业应当在有限空间哪些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有限空间作业前,谁应当对风险管控措施逐项进行检查,确保各项作业条件符合安全要求……”内江市各级各部门邀请行业专家,开展覆盖全员的专题培训,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并进行现场闭卷考试,旨在切实转变群众观念。
培训现场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养殖业主、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内江市东兴区四川俏主儿养殖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多次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培训、到场服务后,该公司管理人员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意识仍停留在“知道”层面,被各级巡查发现存在“未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安全应急器材配备不足”等隐患问题。
专家到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开展指导服务
内江市、区两级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和田家镇政府多次到场开展“两查三服务”工作,开展面对面、“一对一”培训指导,提高了该公司安全管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引导其完成了全面整改。
如今,该公司已从“负面典型”变为“传播典型”,在相关工作会议中作经验交流,实现了从知道到做到,再从做到到传播的角色转变。
科技赋能“促发展”
科技赋能筑牢安全屏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内江市引导工贸企业、畜禽养殖场(户)和屠宰场(厂)建设有限空间在线监测预警系统,配备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实现高清监控、智能报警、语音问询、作业审批等在线监测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目前,内江市400余家工贸企业、养殖场监测预警监控完成建设。
“有限空间在线监测系统的运用,对于实时发现有限空间作业区域存在的安全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内江市威远县新店镇一养殖场负责人表示,现在更放心,也更安心了。
采访中,不少养殖户表示,知道安全很重要,但总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面对这种情况,内江市建立畜禽养殖屠宰安全生产专家库5个,共有安全生产专家201名,定时、不定时走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还建立专业清掏队伍服务制度,通过专业队伍清掏,避免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
街头宣传
内江市安办负责人介绍,当前,内江市针对有限空间作业通风、检测、防护、报警、隔离及应急救援等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制定了清单,从不同行业领域明确了属地政府、住建、经信、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职责任务;同时,对于农户等不具备配备条件的,由属地政府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统一为镇(街道)购置配备。
内江市将进一步加强排查隐患,逐项对照整改,督促企业在立行立改的同时,举一反三抓好内部全面排查,推动具体问题整改和管理制度完善实现“双闭环”;进一步完善机制,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完善有限空间作业教育培训、审批报备、专人监护、规范外包等制度,健全隐患排查整治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常态长效。(来源:i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