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1月3日上午,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蓝印“布”朽非遗实践团于启东吴元新蓝印花布艺术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蓝印花布参观与协作之旅,深度领略这一传统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打造紧跟时代脉搏、弘扬传统纺织文化的社会实践优秀品牌。
图1 团队成员大合影
蓝布千载诉故事,流芳千古续华章
踏入展馆,大家瞬间被一幅幅精美的蓝印花布作品所吸引。蓝白相间的图案,或细腻灵动,或古朴厚重,从传统的花鸟鱼虫到富有寓意的吉祥纹样,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在艺术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了解到蓝印花布起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历经千年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其制作工艺繁琐,从刻板、刮浆、染色到刮白,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图2 团队成员聆听非遗传承人讲解
团队协作制蓝布,创新设计融古今
参观结束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参与蓝印花布制作体验活动。团队成员分工合作,调研收集蓝印花布资料,包括不同地域风格、图案寓意、制作技艺发展等,为设计提供灵感。设计团队根据调研结果构思图案,融入现代元素,反复讨论修改后确定方案;刻板师傅将设计图案转移到纸板上,用刻刀精心雕刻,团队成员协助检查刻板质量,确保图案清晰、线条流畅;印花时,一人负责将棉布平整铺在工作台上,另一人用刮板将防染浆均匀刮在刻板图案上,确保图案完整清晰印在布上;染色阶段,小组成员用长竹竿将印好图案的棉布缓缓放入染缸,不断翻动,让布料充分上色,把控好染色时间和温度;染色完成后,大家一起将布料取出悬挂晾晒,等布料半干时,浸泡在清水中洗去防染浆,露出蓝白相间的图案。布料清洗干净后,团队成员进行整理,去除杂质,检查是否有瑕疵,对图案不清晰的地方进行修补,最后将成品分类包装,标注图案名称、制作工艺等信息。
图3 团队成员亲手制作蓝印花布
展望未来续华章,蓝布传承谱新篇
此次参观与协作活动,不仅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到蓝印花布这一非遗文化,更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同时,也增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团队凝聚力。
图4 工作人员指导刮浆
未来,蓝印“布”朽非遗实践团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传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蓝印花布,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字:杲妍 姚佳辰、摄影:李越 华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