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中国基层门户网
当前位置:基层网 > 观察频道 > 文化

【系列励志纪实散文】⑨​那年,我被“鬼”吓

傅江宁上世纪70年代,在海拔1600多米的雪峰山上,建了家岩山乡药场,主要种植白术、大黄、金银花、淮山、黄芪等20多种常用名贵中药。因为雪峰山上气温比平地低一些,适合这些中药材生长。药场的员工都是各生产队派来的青壮劳力,全场30多名。1978年,我也派到了药场。那时家里的柴火也比较困难,员工们休息时间在雪峰山上砍了柴,等到晒干了挑回家去。那天吃了晚饭,我把之前砍了晒干的柴挑一担回家去,第二天起大

2023-06-02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系列励志纪实散文】⑧那年,我把两个儿子一次送去当兵

傅江宁我自小就向往绿色军营的生活,每当我看到那些绿色军装的战士,雄纠纠、气昂昂,步伐铿锵有力的样子,我都会投去羡慕的目光。18岁那年,我踊跃报名参军,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当成,本来我身体强壮,高1.8米,接兵部队领导也蛮想招我,可政审这关没能通过,这未能当兵成了我终身遗憾。后来,我结了婚并生了两个儿子,当他们都读了高中后,那一年,我把我两个儿子一次送去当了兵,终于实现了我未实现的愿望。依法服兵役虽

2023-06-02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系列励志纪实散文】⑦那年,我倒在狂风骤雨之下

傅江宁乌云笼罩田野,电鞭划破长空,狂风刮断劲枝,巨雷震耳欲聋,骤然暴雨如注,平地积水成渠。此时,我和两位堂叔每人挑着100多斤的杉木棍子正急匆匆地行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杉木棍子是用来插豆角用的,让豆角藤沿着木棍往上爬,豆角产量会高些。雨越下越大,我们越走越艰难。当时我只有17岁,我要两位堂叔先走,我会慢慢跟上来,这次我们主要是回家拿米,我们先天因无米只吃了一餐饭,清早回家也是空着肚子的。此时,是农

2023-06-01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系列励志纪实散文】⑥那年,我夜战“社教坝”

傅江宁社教坝,即洞口塘口的一座拦河坝。此坝建于上世纪的1964年,为何叫“社教坝”,因为当时,国家常搞政治运动,那次运动叫社教运动。社教运动期间修的拦河坝故称“社教坝”。修社教坝的目的是把拦河的水用于灌溉农田和发电,其意义重大,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那年,我满16岁。16岁是个充满童趣的年代;16岁,是个充满美好未来的年岁;16岁,是个坐在教室里渴求知识的年岁;16岁,是个不知愁不知忧的年岁。

2023-05-31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系列励志纪实散文】⑤那年,我对父老乡亲说……

傅江宁2010年冬,我们三兄妹为老母亲在老家修了一座三层小楼。在建房期间,我与建房的师傅及家乡的兄弟叔侄们经常在一起,喝茶聊天,饮酒叙旧,其乐融融。工程进度很快,房子在三个多月连装修全部完工。为表感谢,在竣工时我们在镇上酒店客请了大伙一餐。在会餐中,我讲了三分多钟的话,算是新房落成仪式上的答谢词:尊敬的父老乡亲,是你们伸出了温暖的双手,给予我们无私的支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多少回,是你们给我送来

2023-05-31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系列励志纪实散文】④那年,我写了首惹火烧身的“打油诗”

傅江宁那是1974年的事。那年,生产队安排我在海拔1600多米高的雪峰山顶的公社药场种植药材,由于各种原因,场里连年亏本,想抓点副业收入。一次场长安排我们十多个精壮小伙去离场30多里的老山界上采集野生药材。我们越峻岭,穿深山,攀石沿藤,直至夕阳西沉,好不容易每人采集了100多斤的新鲜药材。那天,我们是天刚蒙蒙亮出发,没带干粮,又没吃中饭,肚子饿得呱呱叫,在返程的路上个个直冒虚汗。加上担子又重,大

2023-05-27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系列励志纪实散文】③那年,大年初一我冒雪送稿

傅江宁命远之神往往与我过不去,因历史原因,14岁那年,我被剥夺了读书的机会,只好在家务农。我爷爷奶奶、爸妈妈妈都劝我学一门手艺,总比“挖死锄头”强。起初,一位泥工师傅见我个子高,力气好,做事也麻利,主动要求带我为徒,并满怀信心,拍着胸脯,包我六个月出师,于是,我也乐意跟他学徒。一次,院子一堂叔修房子,我在三楼搬砖,下着毛毛细雨,那竹架没扎稳,我从三楼掉了下来。真是老天保佐,没有摔断筋骨,只摔得满

2023-05-27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观察与思考】调查研究的“下”字哲学

【观察与思考】调查研究的“下”字哲学杨超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调查研究向来是不缺少的,缺少的只是对实际、对基层帮助大的调查研究。究竟该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做好调查研究关键在于一个“下”字,处理好

2023-05-25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系列励志纪实散文】②那年,我一次吃包子16个

傅江宁尽管历史的长河能冲逝无数岁月的痕迹,纵然记忆的大海能淹没许多往事的回忆,但那年我一次吃16个包子的情景却历历在目,永世难忘。在那万马齐喑的可悲岁月里,我们村60%的人生了水肿病,则全身浮肿,其最明显症状是两腿肿得通亮,用手指按下去一个深凹,手指一松开就慢慢浮上来,恢复原状。本来我村是穷得叮响的村,上级每年有点救济粮拨下来,可这点救济粮也是杯水车薪,解不了“渴”’,当时我家是“四类分子”家

2023-05-23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系列励志纪实散文】①那年,我日行一百八十里

傅江宁“你老婆的病,呷了好多中药、西药,冇见好转,怕是神灵作怪。听到讲武冈有个仙姑,做法蛮灵,你去那里问问“仙”,到底是哪里做怪?”奶奶蛮认真地对我说。望着斜躺在病床上那满是期盼目光的老婆,我一时无法找到形容自己当时酸楚心态的词语。苦命可怜的老婆啊,在当时作为“历史反革命分子”儿子的我,很难找到老婆,而老婆不嫌弃我,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我,并连续给我生了两个儿子,而两个儿子又可以说是她背上长大的。多

2023-05-15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随笔】扳倒井

文/肖杰人名地名,酒名,来将通名。有一种酒,我从没喝过,它名字很雷人的,让人敬畏三分,这酒叫“闷倒驴”。当时,我着实被这名字吓着了。无独有偶,还有一种酒,也同样雷人,这酒叫“扳倒井”。说到这酒,我还有一段切身经历与动人故事呢!话说二十年前,在中秋佳节前夜,既是同事又是同乡还是好友的禹德君,约我去“相亲”,准确地讲,是让我陪他去相亲。那时的禹德君正是风华正茂,小伙子帅呆了。又是市里电视台新闻记者,

2023-05-11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两张珍贵的合影

□ 朱鹏涛我珍藏着两张珍贵的合影,一张摄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张摄于四年前,两张合影拍照时间相距54年。年代不同,地点不同,然而合影中的人员相同,合影时的位置相同。这两张珍贵的合影,留下了一段我在邵阳市一所小学的美好记忆,印证了我与这所小学的半个多世纪的情缘。邵水河畔,六岭山下,田家巷里,有一所规摸不大校龄不短的小学——六岭小学。1965年,我从邵阳市二中高中毕业,因父亲57年被错划为“右派”,

2023-04-07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朱鹏涛:心中有话向党说

我入党的日子特别难忘,特别有意义。1978年11月22日,我党历史上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就在这一天上午,在涟邵矿务局桥头河煤矿邓子山工区的会议室里,我站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担任矿秘书照从这一天起,我们国家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徘徊局面,开始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从这一天起,我在党怀抱,党在我心中,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

2023-04-07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嵌入画中的知青纪念园

文/陈建湘3月初,阳光明媚,茶铺老知青邹志平先生邀约龙国武、赵河澄和我三位老知青考察、探访了洞口茶铺五七知青纪念园。那被嵌入画中的知青文化园地,位于巍巍雪峰山下,清清蓼水河畔,距高沙镇3公里,距洞口县城12公里,省道s220穿境而过,交通非常便利。茶铺五七知青纪念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里风景优美、四季常绿、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犹如一块瑰宝静静躺在青山之中,令人心旷神怡。作为老知青,我们步

2023-03-21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绽放在南国苗岭的“格桑花”

雷学业(苗族)雏凤展翅出苗乡格桑花,又称格桑梅朵。在藏语中,“格桑”表示“美好时光”或“幸福”,“梅朵”意为花。格桑花也叫“幸福花”,寄托了藏族人民心中的美好情感。格桑花在藏族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位置,被藏民视为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格桑花喜爱高原的阳光,不畏严寒风霜,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鲜花,现已升格为拉萨的“市花”。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藏族地区暴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人们一批批地死去,当

2023-03-06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