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文化导师下乡 | 胡祖荣:文化导师进流源 红色党史赋新能

2025-07-01 16:03:1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为推动基层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市级文化导师胡祖荣近日走进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锦江镇流源村,以“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使命担当”为主题,向全体党员宣讲余江党史。活动聚焦余江党史中的革命精神与奋斗历程,通过理论宣讲、案例剖析等形式,为流源村党员干部带来一堂兼具历史深度与现实意义的红色教育课。

党史宣讲,在历史脉络中筑牢信仰之基

在流源村党员大会上,胡祖荣以《余江党史中的初心与抉择》为题展开宣讲,系统回顾了1927年中共余江第一党支部成立的历程。他讲述了桂文藻、范岐山等5名烈士“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着重强调了他们在被捕后仍坚守信仰的精神:“桂文藻从波阳芝阳师范返乡发动群众,范岐山以商民协会负责人身份组织反封建斗争,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担当。”同时,他也对比了7名党员在革命艰难时期脱党的教训,警示全体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的危害”。

结合土地革命时期红十军攻占锦江镇的历史,胡祖荣剖析了县委书记董思远带领党员“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的实践:“当年红军打开监狱救出140余名群众,靠的是‘为民请命’的初心。如今我们开展乡村工作,也要把‘解民忧、纾民困’作为首要任务,就像1930年董思远深入街坊商户宣传政策那样,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案例教学,从革命实践中汲取工作智慧

胡祖荣以余江党史中“三区苏维埃政府组织农民暴动缴获地主粮食”为例,讲解组织群众的工作方法:“1930年灌田农民革命团2000多人参与暴动,靠的是‘团结一心’的组织力。现在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党员干部也要带头示范,像当年‘田间读书会’用方言讲解政策那样,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做好动员工作。”

针对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困惑,他以抗战时期中共余江县委“选派党员到国民党机关任职开展抗日活动”的智慧为例:“当年党员以公开身份团结爱国人士,现在我们处理邻里纠纷、推动项目落地,也要学会‘灵活施策’,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方法,就像红十军智取锦江镇时‘里应外合’的战术,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

精神传承,让红色基因融入振兴实践

宣讲会最后,胡祖荣向流源村党支部赠送了自己编撰的《余江县文物志》、《云锦水》等书,并强调:“余江党史中既有红十军攻占县城后‘召开群众大会宣讲政策’的亲民实践,也有抗战时期‘军民手持鸟铳抗击日寇’的团结精神。如今流源村推进乡村振兴,党员干部要传承这种‘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优良传统,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

“胡老师的宣讲让我们更深刻理解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流源村党员代表表示,“当年第一党支部12名党员的不同选择,让我们明白信仰不是口号,而是要落实到为群众服务的具体行动中。”此次宣讲会通过挖掘余江党史中的精神富矿,为流源村党员干部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推动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焕发新的光彩。(陈露)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