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而在这宏大的战略布局中,党建引领恰似一根红线,贯穿始终,为乡村振兴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与坚实保障。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主心骨”。在乡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直接影响着乡村发展的步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才能将党的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到田间地头,将广大农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近年来,不少地方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 “两委” 班子,吸引了一批年富力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投身乡村建设。这些 “领头雁” 们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们探索适合本村的发展路径,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中,成功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路,让曾经贫穷落后的村庄旧貌换新颜,彰显出强大的组织引领力。
党建引领,点燃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能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组织活力。一方面,党组织积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立足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像是一些拥有独特自然风光或传统手工艺的乡村,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手工制品产业,打造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乡村品牌。另一方面,通过 “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 等模式,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党组织还积极为产业发展牵线搭桥,引进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实现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党建引领,汇聚乡村振兴的人才力量。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党建工作在吸引和培育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组织通过加强宣传引导,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了一大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就业。他们带着新观念、新技术、新资源回到家乡,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党组织注重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升农民的素质和能力,让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一些乡村,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与农户结成帮扶对子,手把手传授技术,带动群众共同发展产业。此外,党组织还积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完善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党建引领,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党建在乡村文明建设中起着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党组织通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些地方,党员带头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让乡村文明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总之,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汇聚人才力量,塑造文明新风,以党建之笔,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新画卷,让乡村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