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象山港国家级放流平台迎来了一场特殊的生态保护活动。温州大学商学院校友会与温州大学宁波校友会联合在此放流2000余尾大黄鱼苗,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清晨的象山港波光粼粼,40余名温大校友在温州大学原党委书记谢树华、温州大学宁波校友会会长陈友相等领导的见证下,将一尾尾鱼苗缓缓放入大海。这些大黄鱼苗经过严格检疫筛选,将在200平方公里的保护水域开启新的生命旅程。
象山港放流平台作为宁波市唯一的国家级放流基地,自今年启用以来已举办多场大型放流活动。平台负责人介绍,这里采用"政府指导+专业机构运营"模式,通过科学检测确保每一批放流鱼苗的健康状况,为海洋生态修复提供专业保障。
"这既是对传统'天人合一'生态智慧的传承,更是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温州大学宁波校友会名誉会长钱政在致辞中表示。大黄鱼作为东海传统经济鱼种,其资源恢复对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现场,校友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不仅深化了对海洋生态保护的认识,更体会到"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据悉,温州大学校友组织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号召更多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专家指出,科学放流是修复海洋渔业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此次放流活动选择在伏季休渔期间进行,将大大提高鱼苗的成活率,为东海渔业资源恢复注入新的活力。(鲍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