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主题说”: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投资逻辑
1、事件:5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定过程中,相关政策措施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很快会出台实施。
2、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战略重要性包括区位条件、产业协同、政策叠加等因素。全球三大湾区共性特征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具备一定借鉴价值。
3、主题策略层面,我们建议关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出台政策窗口,从“交运+港口+地产+金融”受益产业链左侧关注主题投资机会。
引言
5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定过程中,相关政策措施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很快会出台实施。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战略重要性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区位条件:对内辐射国内大范围区域,对外承担枢纽作用;2)产业协同:湾区“9+2”产业集聚和梯队形态显著,金融、高科技、商贸、制造业等多元产业互为支持;3)政策叠加:湾区可发挥“一带一路”枢纽作用,并透过产业融合孵化“独角兽”创新企业。
全球三大湾区共性特征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具备一定借鉴价值:1)全球三大湾区国际投资、贸易便利,经济开放性较强;2)全球三大湾区重视科创,汇聚了顶尖创新人才和研究力量;3)全方位金融服务是全球三大湾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
主题策略层面,我们建议关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出台政策窗口,从“交运+港口+地产+金融”受益产业链左侧关注主题投资机会:1)交运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是大湾区产业融合的重要前提,建议重点关注铁路、高速公路、航运、机场建设等领域;2)港口产业链。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相关贸易港口及供应链领域将会持续受益;3)地产产业链。大湾区建设将全方位提升城市开发水平,同时人口聚集效应也将明显提升区域内地产需求,区域地产龙头有望整体受益;4)金融产业链。湾区将致力于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并对区域内实体经济提供创新的投融资服务,建议重点关注证券、金控、Fintech等领域。
1.1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呼之欲出,关注左侧投资机会
5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定过程中,相关政策措施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很快会出台实施。(资料来源:新华网)从今年两会政府报告提出“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以来,政策层面不断释放出推动内地和港澳互利合作信号,根据此前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接受《大公报》访问时透露的时间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资料来源:大公报)
我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级区域战略,在改革开放40周年时点出台顶层设计规划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三地对外开放与产业融合,建议从受益产业链入手,左侧关注相关主题投资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继纽约、旧金山、东京后的第四大湾区,是我国城市群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域战略重要性主要包括区位条件、产业协同、政策叠加等因素:
区位条件:对内辐射国内大范围区域,对外承担枢纽作用。对内而言,大湾区东、西方向各有海峡西岸及北部湾经济区,可辐射粤西乃至中部与大西南城市群;对外来说,大湾区是通往东盟各国及南亚、中东、欧洲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必经之地。
产业协同:湾区“9+2”产业集聚和梯队形态显著,金融、高科技、商贸、制造业等多元产业互为支持。产业分布特征如下:1)香港金融服务业辐射能力强;2)澳门以博彩为特色支柱产业,并带动旅游、零售和相关服务业协同发展;3)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且“双创”气氛浓厚;4)广东省内电子信息、机械、纺服、食品加工、石化等制造业发展成熟,并形成深莞惠、广佛肇、珠中江经济圈。
政策叠加:湾区可发挥“一带一路”枢纽作用,并透过产业融合孵化“独角兽”创新企业。一方面,湾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另一方面,湾区集合了数量众多、行业类型丰富“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超600亿美元,主要分布在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云服务和智能硬件等行业领域。
1.2 借鉴全球三大湾区,湾区建设有何共性特征?
在全球三大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中,纽约湾区打造出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旧金山湾区孕育出美国硅谷,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东京湾区则以临港经济贡献了日本约1/3经济总量。以全球三大湾区为鉴,可以归纳出对外开放程度高、科技创新凸出、全方位金融服务等共性特征,它们凭此成为带动国家甚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具备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全球三大湾区国际投资、贸易便利,经济开放性较强:1)三大湾区交通配套设施十分完善,区位优势助力对外贸易。以纽约湾区为例,湾区通过水运、空运、高铁、城际铁路的立体复合式交通网络改变了时空结构,促进湾区要素的集聚与扩散;2)三大湾区由政府部门定期出台发展规划,不断提高其对外开放程度,如东京湾区的《创造未来——东京都长期愿景(2020)》、《港湾法》等。
全球三大湾区重视科创,汇聚了顶尖创新人才和研究力量:1)东京湾区仅东京地区就集聚了全日本1/5以上的大学的、约30%的大学教员,近1/4的民间研究机构和近1/2的顶级技术型公司;2)旧金山湾区聚集了一批美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以及研究性机构,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人以上,涌现出谷歌、苹果、英特尔等知名企业;3)纽约湾区从人才、基础设施、信息平台等方面扶持高新产业,并加强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拥有近60家全球五百强企业总部。
全方位金融服务是全球三大湾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1)东京湾区是日本最主要的银行集中地,拥有日本最大的东京证券交易所,占日本全国证券交易量的80%;2)旧金山湾区科技与金融高度融合,硅谷的风投资本非常成熟;3)纽约湾区汇聚了世界市值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市值第三的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拥有美国7大银行中的6家、2900多家世界金融、证券、期货及保险和外贸机构。
1.3 粤港澳大湾区四大受益产业链:交运、港口、地产、金融
从17年两会报告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到今年预计“很快会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望加快从战略规划进入全面落实阶段。我们重申先前专题报告《中央将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区域战略升级——广发策略城市群研究专题系列之“粤港澳”(2017年4月12日)》核心投资主线,“交运+港口+地产+金融”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主题投资核心受益产业链条:
交运链:“一小时交通圈”追求互联互通,交运基础设施建设是大湾区产业融合的重要前提。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要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万亿元,新建成轨道交通约2100公里、高速公路超过4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拟投资额5000亿元。截止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各项交通建设陆续开建,部分工程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港珠澳大桥各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莲塘口岸即将建成、广深港高铁将全程实现“高铁+地铁”的轨道交通网络对接等。
港口链:港口是水陆交通的关键集结点,是大湾区实现经济突破式发展的重要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拥有香港港、深圳港和广州港三大世界前十的集装箱港口,2016年三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总计达到6261万标箱。根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数据,2017年广东省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82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比重为24.5%。我们认为,今后湾区发展方向包括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相关贸易港口及供应链领域将会持续受益。
地产链:大湾区建设将全方位提升城市开发水平,同时人口聚集效应也将明显提升区域内地产需求。根据统计,2017年末广东省新增常住人口170万,位居全国首位。根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18年博鳌论坛上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人口约6800万,预计到2050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占全国人口的10%,达到1.2亿到1.4亿人。我们认为,新增人口必定带来巨量的住房需求,但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的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房价存在调控的可能性较大。
金融链:湾区将致力于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并对区域内实体经济提供创新的投融资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拥有港交所、深交所、广州南沙商品期货交易所、珠澳较为成熟的债券市场,并启动“深港通”、“债券通”推进香港与湾区内其他地区的资本联动。此外,粤港澳金融在数字货币研究、监管科技、量化投资平台、网络安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经表现出技术领先优势,未来有望大力推进区块链、数字货币等金融科技领域的先行探索,形成全国示范效应。
1.4 主题策略:重点关注“交运+港口+地产+金融”核心受益产业链
5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定过程中,相关政策措施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很快会出台实施。我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级区域战略,在改革开放40周年时点出台顶层设计规划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三地对外开放与产业融合,建议从受益产业链入手,左侧关注相关主题投资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战略重要性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区位条件:对内辐射国内大范围区域,对外承担枢纽作用;2)产业协同:湾区“9+2”产业集聚和梯队形态显著,金融、高科技、商贸、制造业等多元产业互为支持;3)政策叠加:湾区可发挥“一带一路”枢纽作用,并透过产业融合孵化“独角兽”创新企业。
以全球三大湾区为鉴,以下共性特征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具备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1)全球三大湾区国际投资、贸易便利,经济开放性较强;2)全球三大湾区重视科创,汇聚了顶尖创新人才和研究力量;3)全方位金融服务是全球三大湾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
主题策略层面,我们重申先前专题报告《中央将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区域战略升级——广发策略城市群研究专题系列之“粤港澳”(2017年4月12日)》核心投资主线,建议关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出台政策窗口,从“交运+港口+地产+金融”受益产业链左侧关注主题投资机会:
主线一:交运产业链。“一小时交通圈”追求互联互通,交运基础设施建设是大湾区产业融合的重要前提,建议重点关注铁路、高速公路、航运、机场建设等领域;
主线二:港口产业链。港口是水陆交通的关键集结点,是大湾区实现经济突破式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相关贸易港口及供应链领域将会持续受益;
主线三:地产产业链。大湾区建设将全方位提升城市开发水平,同时人口聚集效应也将明显提升区域内地产需求,区域地产龙头有望整体受益。
主线四:金融产业链。湾区将致力于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并对区域内实体经济提供创新的投融资服务,建议重点关注证券、金控、Fintech等领域。
2一张表读懂近期主题事件
近期重要主题事件包括:5月26日2018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智能制造)、5月26日2018中国首届AI+FinTech未来发展峰会(AI/FinTech)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