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因地制宜育新质 开放协同促发展

2025-11-21 15:02:1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11月的神州大地,既有政策理论的思想光芒指引方向,也有实践探索的生动图景铺展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区域合作锚定航向,《求是》刊发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文为高质量发展标注路径,这些重要内容共同勾勒出迈向“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也为我们理解当下发展逻辑提供了核心钥匙。

开放是亚太地区保持活力的关键密码,更是中国发展的不变底色。当地时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等五点建议。这一倡议恰逢其时,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唯有同舟共济才能穿越风浪。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开放承诺,以制定“十五五”规划为契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让“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成为区域共识。从第四批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发布保障跨境物流高效运转,到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这些实践都在将开放蓝图转化为发展实效,为亚太经济注入持续动力。

如果说开放是发展的“大环境”,那么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就是激活内生动力的“关键招”。《求是》11月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需扎根地域禀赋生长的核心要义。新质生产力从不是千篇一律的模板,而是要在不同土壤中长出特色枝干。在江苏,“苏超”联赛从城市足球赛事成长为文化IP,让体育活力转化为文旅消费新动能;在黑龙江鸡西,科技创新让传统工业城市焕发新机,成为制造业转型的缩影;在浙江安吉,竹林碳汇改革让绿水青山稳稳变成金山银山。这些案例生动证明,工业重镇可主攻智能制造,生态区县能深挖绿色产业,文化名城可培育数字文旅,找准定位就能让新质生产力落地生根。

开放与创新从来不是孤立存在,二者的协同发力正在书写发展新篇章。一方面,对外开放为新质生产力引入技术、市场和理念,跨境绿色能源合作助力国内绿色产业升级,贸易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加速普及;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让中国在国际合作中更具竞争力,智能制造、生态技术等领域的突破,让中国在产业链供应链中成为更可靠的合作伙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将持续为亚太和世界提供新机遇,这种机遇既来自开放政策带来的市场红利,更源于新质生产力发展催生的新合作空间。

从亚太合作的国际舞台到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从顶层设计的宏观部署到基层实践的微观创新,11月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与实践告诉我们:发展之路从来不是单一路径。唯有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以精准思维培育特色动能,双向发力、协同推进,才能在“十五五”时期的征程上稳步前行,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既惠及中国人民,也为世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这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我们前行的坚定方向。(鱼馨雨)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