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铧匠冲村的100亩柑橘园内,村民们抢抓时节悬挂黄板、修剪枝条、清除杂草,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市中区柑橘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江万物川红橘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川红橘即将迎来采摘季,预计11月底首批果实可上市。

挂黄板
内江万物川红橘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红春手持修枝剪,向记者展示了一个被果蝇蛀蚀的溃烂果:“这个就是被果蝇侵害的果实,因为我们坚持生态种植,全程不打农药,所以每年管护的核心是挂黄板防果蝇、人工除草和精准修枝。”与其他柑橘品种不同,川红橘不用套袋,仅通过物理防治手段降低虫害,虽然增加了人工成本,但是能保证果皮药用价值,为后续陈皮加工奠定基础。

修枝、除草
2019年,曹红春返乡创业,流转土地100亩种植川红橘,并投资修建加工厂房,形成“鲜果销售+陈皮加工”的双轨模式。曹红春介绍:“今年鲜果产量预计5万斤左右,陈皮产量预计两三千斤,产值预计80万元左右。这一模式,既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又带动了周边20余名村民就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树上挂满果实
近年来,市中区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全区种植面积逾万亩,涵盖川红橘、甘平、爱媛等十余个品种,采用“合作社+农户+深加工”模式,推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作者: 内江融媒记者 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