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西河镇退伍老兵杨理山:两万斤金秋梨滞销,期盼爱心助农渡难关

2025-09-08 21:18:14    来源:基层网    访问:    

21192673636535314_75.jpg

果园里,金黄色的梨子压弯枝头,却少有人问津。新化县西河镇新家村退伍军人杨理山望着自己辛勤耕耘的果园,眼神中流露出焦急与无奈。     

21203163757133995_75.jpg 

八月下旬,退伍老兵杨理山的果园迎来丰收,金秋梨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然而,本应喜悦的丰收季节,他却愁眉不展——今年果园产量达两万斤,但销路迟迟没有着落。         

 “这些梨子都是用心栽培的,皮薄肉嫩、汁多味甜,现在却面临烂在地里的风险。”杨理山抚摸着树上的金秋梨,无奈地说道。            

杨理山今年60岁,是一名退役老兵。1983年,他光荣入伍,在部队表现优异,四年的部队生活锤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1986年底,杨理山带病退伍回乡,先后从事过运输,后又在新化县交通局公路管理站开过车。1999年承包村里一茶园,当起了“山大王”,办起了小水果基地。基地面积100余亩,一包就是30年。创业初期,他面临着经验不足、技术匮乏的困境。     

  他不畏艰难,买来专业书籍自学,向农业专家请教,逐步掌握了果树管理技能。坚持使用农家肥料灌溉,喷洒无毒的生物农药,确保金秋梨是绿色食品。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不仅改善家人的生活,还能带动乡亲们富起来。”杨理山说道。         

    今年,杨理山的果园迎来丰收期,产量达两万斤。金秋梨富含钙、铁、锌、钾、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B和C。        

然而,丰收的喜悦很快被滞销的现实冲淡。受市场波动和销售渠道有限的影响,这些优质的金秋梨找不到买家。       

 杨理山通过各种亲戚关系寻找销售路子,但效果甚微。他也尝试联系水果收购商,但当地并非传统水果种植区,经销商少有问津。              

“这些金秋梨是我们村民的心血,要是卖不出去,不仅一年的投入白费,还会打击大家的积极性。”杨理山担忧地说。        

金秋梨不仅口感好,而且储存期长达6-8个月之久。果皮中有一层薄膜,能够锁住水分不易流失,非常适合家庭购买储存食用。        

 杨理山表示,价格可以由买家来决定,只要能卖出去就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1212589522866944_75.jpg

 这位曾经在部队表现优异的退伍军人,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为两万斤金秋梨找到销路。       

供稿 | 彭剑峰

[责任编辑:彭剑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