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的
红色故事承载着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养分。值此八一来临之际,为深入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广大青年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吉林大学“思理践行·红途探骊”实践团于2025年7月28日至8月1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活动。
二、活动过程
(一)前期准备
为使“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活动精准落地,实践团提前统筹规划,从主题定位到流程细节层层打磨。2024级考古学专业孙鹤菲同学牵头负责策划案撰写,紧扣八一建军节的特殊意义,围绕“青年与红色基因的当代连接”核心命题,强调对历史红色资源的挖掘,同时注重引导成员关注身边体现红色精神的当代实践,让“传承”既有历史厚度,又具现实温度。在资料筹备阶段,团队系统梳理了红色资源检索的权威路径,除整合政府官网、地方志等传统渠道外,还针对年轻成员的信息获取习惯,补充了地方文化类新媒体账号、党史学习教育平台等线上资源入口,并标注了各类渠道的信息验证方法,帮助成员高效筛选真实、有价值的素材。同时,为保障线上分享环节的流畅性,团队提前制定了详细的流程指引、互动评论的规范要求等,确保活动各环节衔接有序。
(二)实践记录
7月28日活动启动后,实践团成员迅速投入红色素材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大家主要聚焦乡镇、社区级别的红色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挖掘。有的成员系统查阅家乡县(区)党史文献、乡镇志等官方史料,梳理本地革命时期的重要事件、先进人物事迹;有的成员走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搜集新中国成立后基层党员在建设、改革时期的奋斗故事;还有的成员结合时代特点,整理了近年来家乡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涌现的,体现奉献、协作等红色精神的当代案例。
在整理过程中,成员们注重对素材的核实与补充,通过比对不同来源的资料、咨询当地党史工作者等方式,确保内容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同时兼顾文字表达的生动性,让红色故事更易被同龄人理解和接受。8月1日晚8点01分,线上分享环节如期开展。成员们依次分享了前期整理的红色故事及个人感想,围绕“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青年如何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中,大家不仅讲述红色人物的事迹,更着重分析其中蕴含的担当、坚韧、奉献等精神特质;在个人感想部分,均结合自身学习、生活或社会实践经历,探讨如何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
互动环节中,成员们针对彼此分享的内容提出思考、补充见解,围绕“基层红色资源的保护与传播”“青年在传承中的创新方式”等问题交换看法,形成了良好的讨论氛围,整个线上环节按计划有序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成员感悟
2023级新闻学专业王冰倩同学说:“这次活动让我对‘红色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它不只是课本里的英雄事迹,更是散布在身边、融入日常的精神养分。从搜集资料到整理故事的过程,其实是一次主动靠近历史、理解精神的过程,让我真切感受到红色基因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始终在滋养着我们的成长。未来,我会更主动地去挖掘和传播身边的红色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种力量。”
202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但卓澄同学说:“参加此次家乡红色故事分享交流活动,我对红色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挖掘家乡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我有幸深入了解习仲勋同志的革命事迹。他对党忠诚、追求真理的坚定信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鲜明品格,以及热爱人民、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都令我景仰。特别是在线上分享环节,同学们讲述的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红色记忆,一个个催人奋进的革命故事,都激励着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在专业学习中锤炼本领,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心怀人民,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努力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三、结语
红色故事映初心,青春接力担使命。深入挖掘身边红色故事,有利于加深青年一代对百年党史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在本次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通过挖掘家乡红色故事,在重温革命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感悟先辈精神中赓续红色血脉,自觉担当起红色故事的讲述者和红色精神的传播者。知来路,启新程。实践团成员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赤诚之心讲述红色故事,以创新之思传播红色文化,让家乡的红色资源成为滋养青春成长的不竭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实干谱写壮丽华章,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奋斗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但卓澄、王冰倩、郭明欣、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