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了实现建筑垃圾的全面监管和动态清零,娄底市城管执法局多措并举,严格落实住建部、省住建厅建筑垃圾电子联单管理规定,从建筑垃圾的产生、运输、处理进行全流程监管,构建起全方位的立体监管体系。同时,为了填补人力巡查监管的盲区和漏洞,娄底市城管执法局结合智慧监控和无人机巡查实现对建筑垃圾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产生端:让每一吨垃圾源头可溯
7月份以来,娄底市城管执法局在有装修作业的小区门口、在建工地新装高清 AI 摄像头12个,通过摄像头监控可自动识别、抓拍清运车辆,并第一时间推送预警至指挥中心,实现对小区、工地装修垃圾、渣土运输的实时监管。
(吉星路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项目工地)
同时共享利用资规部门6架无人机进行覆盖全域的“空中巡查”,无人机与地面巡查协同配合,构建起“空地协同”的全方位监管体系。
(无人机空中巡查画面)
运输端:让每一台运输车辆路径可控
7月份以来,208台安装了车载卫星定位新型环保渣土运输车全部接入指挥中心平台,后台可24小时监控行车路线和行车轨迹,同步比对电子围栏,一旦偏离既定线路,系统自动预警、后台立即干预,基本实现了运输过程全程可控、运输线路全程可查。
(车载卫星定位系统)
处理端:让每一吨垃圾去向可查
水洞底建筑垃圾消纳场是建筑垃圾最终的流向地,也是我市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基地,通过新安装AI 摄像头,实现对消纳场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利用自动抓拍、比对,对无联单的入场记录进行预警,保证所有入场的车辆和渣土合法合规。
(水洞底建筑垃圾消纳场)
今后,娄底市城管执法局将持续以科技之眼盯紧每粒砂石,以制度之网兜牢每处盲区,全力攻坚建筑垃圾“动态清零”,为打造“无废城市”样板筑牢根基。
供稿|刘光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