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建设与乡村振兴建设进程,华南农业大学“绿韵探知队”于7月12日至14日前往韶关市浈江区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万名学子乡村大调研”活动,开启了一场融合调研观察与乡村探访的实践之旅。这是一场跨越山林与乡野的调研,更是一堂启发青年学子读懂自然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行走的思政课。
寻踪虎园,体会专业场馆的自然教育实践
华南虎园作为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之一,拥有丰富且独特的自然教育资源,配备了相当完善的自然教育设施,开设了具有互动性和创新性的自然教育体验场景,使得华南虎园在开展自然教育活动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7月12日,队伍前往华南虎园进行实践活动。队员们率先在华南虎园对游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邀请游客协助完成团队撰写的纸质问卷并进行影音记录。随后,在华南虎园的工作人员介绍下,团队走访了虎园內的自然教育场景,对华南虎园的基本情况与自然教育的开展成果及当前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翌日,队伍前往华南虎园基地管理处与负责人进行访谈。通过访谈,队员们不仅对虎园自然教育多方联合的开展模式、对游客在自然教育中的不同反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了解了当地自然教育事业面临着专业人才匮乏、来访游客人数稀少、教育资金不足等现实问题,为团队后续的自然教育方向的研究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和研究着力点。
漫步森林,探寻城市绿肺的自然教育之道
韶关国家森林公园凭借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便利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当地游客进行自然教育的热门选择,因此也成为团队聚焦“日常场景如何承载自然教育功能”问题的重要切口。
队伍针对韶关国家森林公园的实践活动主要分为游客问卷发放、与管理者面对面访谈、自然教育设施考察等部分。通过这一系列的调研活动,队伍深度了解了当地游客对自然教育元素的感知度与满意度、对自然教育的需求以及管理者对公园自然教育的现有实践成果及面临瓶颈的看法,不仅能为韶关乃至全省的自然教育模式提供改良借鉴,也为后期团队针对游客感知角度进行自然教育项目研究有重要实践意义。
走访乡野,体悟内腾村乡村振兴实践成果
7月14日上午,队伍在韶关市浈江区团委的协助下顺利抵达犁市镇内腾村开展“万名学子乡村大调研”实践活动。本次调研活动分为村委访谈与村内走访拍照两大板块,并通过队内分组进行同步工作。在村委访谈部分,团队成员与村支书面对面进行问卷内容访谈并由其他队员进行记录工作。通过本次访谈,队伍了解了内腾村的基本情况与乡村发展建设状况,为社会力量参与内腾村乡村振兴建设搭建信息流动的桥梁;在走访拍照部分,队员漫步于田间地头,用水印相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用拍照方式记录村容村貌、公共设施等状况。
此次韶关之行,队伍深入专业场馆、城市公园和乡村一线,从多维度调研了自然教育在专业与日常场景中的实践现状、挑战以及乡村振兴的基层经验。团队将系统整理调研数据,分析问题成因,形成研究报告和建议,努力将“韶关实践”的观察转化为推动绿美广东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