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青岛科技大学“圆梦青科·心系母校”招生宣传实践团赴莒县开展参观实践活动。首先,团队怀着敬意参观莒县家风家训文化长廊,在实践中感悟“公心”力量。随后与当地同学们开展周末课堂,以歌声为媒介,进行了知识与关怀的传递。
浸润公心文化,在家风家训中汲取精神养分
实践团成员漫步在公心馆家风长廊,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详细解说,深入了解了公心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这种文化引领下当地社区从贫困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奋斗故事。
“敦孝悌,睦宗族,和乡邻。明礼让,务本业,端士品…… 惟德惟善,可以服人”,短短数语,涵盖诸多智慧,是刘氏家族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精神养分。团队成员们停下脚步研读家训内容。“敦孝悌” 传递着对长辈的敬重、对家族亲情的珍视,是维系家族情感纽带的基石;“睦宗族,和乡邻” 则诠释着邻里互助、宗族和睦的处世哲学,展现出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社群和谐的价值取向;“明礼让,务本业” 倡导人们坚守道德准则、踏实勤恳做事,彰显出对良好品德与务实精神的追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更是跨越时代,提醒着人们坚守道德底线、积小善成大德 。家训虽源于家族传承,却与公心馆所弘扬的公心精神深度契合。公心精神强调以公为先、服务社会,而家训中 “惟德惟善,可以服人” 等理念,正是引导人们以良好品德修养融入社会、贡献力量,从家族个体的 “善”,汇聚成社会层面的 “公” 。
“公心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选择里。”这场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学习,更是给予了队员们精神世界的养分,让大家对公心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开展“周末课堂”,在互动中传递青春活力。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来到当地学校,与同学们开展了一场以歌声为纽带的“周末课堂”活动。队员首先唱起一首同学们熟悉的《稻香》,从同学们的小声哼唱再到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进来,形成的和声中蕴含着满满的朝气。随后队员邀请同学们上台合唱,合唱过程中,台上和台下的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歌曲结束时,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队员们既在公心馆的精神浸润中筑牢了理想信念,又以“周末课堂”传递了青春温情。未来,团队成员们将持续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传承和践行公心精神,让青年一代书写更有温度的青春答卷。(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