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近期,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成效评估暨常态化摸排调研。暗访督查摸实情
在镇(村)自查自纠基础上,市、县联合组建20余个评估工作小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走村入户、摸排调研,重点对农村污水治理(管控)、黑臭水体整治、垃圾收集处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治污设施运行、群众满意度等六大评估内容进行暗访、抽查,多角度、全方位摸排、收集情况,建立问题清单,限时移交、限期整改,累计排查整改问题81个。
精准溯源促整改
镇(村)根据问题清单,追根溯源,分析原因,精准锁定污染源头,对标制定整改措施,高效推动问题整改,对个别区域、个别点位因近期暴雨冲刷、管网溢流等新形成的疑似黑臭水体,立即采取“控污断源、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迅速恢复水体清澈洁净、水清岸绿。
一线督办抓落实
市、县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主要领导挂帅出征,一线督办,部门、县(区)和镇(村)闻令而动、遵令而行,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纳入国家监管、省级监管的7条农村黑臭水体、1条疑似农村黑臭水体以及62台100方以上的农污设施全部排查、整改到位。
长效机制固成效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压紧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常态化推广农村环境整治“查、改、评”工作模式,巩固提升治理成效,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将农村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营造“共治共享”良好氛围,共同守护美丽家园,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