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犁州伊宁市阿勒玛勒路,一栋五层建筑门前悬挂着醒目标识——“伊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步入大厅,一楼受理区23个入驻部门服务窗口和多个功能区有序运转,群众只需走进“一扇门”,即可实现诉求“一站接”,矛盾纠纷“一站解”。
该中心自今年3月启用以来,不仅是伊犁州探索“打造家门口的解忧铺”的实践范例,也是推进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典型代表和缩影。
从“多头跑”到“一站解”,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伊犁州直11个县市实现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全覆盖,矛盾纠纷化解“便民台”和“终点站”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伊犁州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整合资源,11个县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
今年5月,伊犁州直11个县市均完成县级综治中心建设并实现实体化运转,同时坚持县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一体推进,结合实际创新性开展,确保综治中心纵向成体系运行。
霍城县综治中心推出“收、转、办、督、访”五步矛盾化解机制,实现矛盾纠纷高效闭环化解;新源县在县综治中心设法学咨询专家工作室,建立“1+8”法学咨询专家团队(1个工作室+8名专家),将退休政法机关人才的专业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巩留县开设微信民生群,开发智慧信访小程序,打通政务热线、民生热线两个渠道,做实矛盾纠纷调处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两大功能。
高效联动,凝聚多元力量做实矛盾化解
“原本以为追讨两年的钱可能要打水漂”,没想到综治中心的法官半天就帮我解决好了!”近期,新源县王某通过县综治中心“诉讼服务”窗口成功追回拖欠两年的欠款。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正是入驻法官联动综治中心启动跨部门协作机制,通过灵活调配专业力量,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精准度,实现“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无缝衔接。
伊犁州“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工作模式,打破了部门壁垒,推动治理资源深度融合。“综治中心不是简单的物理整合,而是通过机制创新激发化学反应”,伊犁州党委政法委副书记汪明洋表示。据了解,自伊犁州直县市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以来,共受理并已推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335件,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数字赋能,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解纷体系
今年3月,为了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反映渠道,伊宁市“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工作平台“码上办”正式启用,群众只需扫码即可提交纠纷信息,综治中心接单后立即分类流转,推动矛盾化解从“线下跑”向“线上办”延伸,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
“扫码反映问题,当天就有人上门调解,这样的服务真方便!”6月24日,张某通过伊宁市综治中心“码上办”平台反映物业纠纷,当天便得到解决。伊宁市综治中心专职副主任杨亚龙介绍,“码上办”平台运行以来,矛盾纠纷平均化解时间从15天缩短至5到8天,效率提升了61.3%。(通讯员: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