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高温来袭!@所有人,应该知道的防暑攻略

2025-06-17 18:32:3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内江连日进入“蒸烤模式”

高温来袭,面对如此“烤”验

内江二院医生提醒各位朋友们

一定要做好防范!

01

严防中暑 科学补水

急诊科医生提醒

图片

高温天气容易引起疲惫乏力等,严重的可诱发心脑血管病和热射病,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户外工作者等易受影响。医生提醒,在高温高湿环境工作或学习,要保证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充分休息,并及时补充水分。

急诊科急救电话:0832-2381191

02

把好“入口关”  警惕病从“口” 入

消化内分泌科医生提醒

图片

高温潮湿环境细菌容易滋生,食物易腐败变质;生冷食物摄入增多,易引发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痢疾等。医生提醒,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和存放;食材要新鲜,不吃变质、发霉食物;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果,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辛辣、过甜及生冷食物。

消化内科门诊诊室:新门诊大楼三楼

健康咨询电话:0832-2383104

03

湿热天 皮肤问题莫忽视

皮肤科医生提醒

图片

汗液刺激、真菌活跃,易引发痱子、湿疹、皮炎、手足癣(脚气)、股癣等。医生提醒,勤洗澡、勤换衣,特别是出汗后选择棉质、透气的衣物。出现皮疹、水疱、严重瘙痒或溃烂,及时就医,勿自行滥用激素药膏;外出时应注意做好物理防晒措施,如撑伞、戴宽边帽、穿防晒衣物等,不仅可以预防日晒伤,还能防止光老化,有效延缓衰老。

皮肤科门诊诊室:新门诊大楼四楼33、35、73诊室

健康咨询电话:0832-2381580

04

“祛湿+清热” 双管齐下

中医科医生提醒

图片

“暑易伤气”、“湿易困脾”,医生提醒,科学作息,顺应昼长夜短特点,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中午小憩以养心神;“吃”退暑气,多吃清热解暑、健脾利湿的食物,如绿豆、薏米、冬瓜、莲藕等。适当用陈皮、荷叶、藿香等泡水代茶饮;保持心情舒畅,戒躁戒怒,使气机宣畅;选择早晚较凉爽时段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耗气伤津。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衣物。

中医科门诊诊室:新门诊大楼二楼67、68诊室

健康咨询电话:0832-2381981

05

夏季防中暑 也要防中风

神经内科医生提醒

图片

夏季温度较高,人体容易出汗过多,血液粘稠度就会增加,导致血流速度减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医生提醒,应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要及时补充水分、补充电解质,做好慢性病、营养、睡眠等方面的综合防范,当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时,或头晕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应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神经内科门诊诊室:新门诊大楼二楼65诊室

健康咨询电话:0832-2383103

防暑降温是夏季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饮食调理、采取物理降温等,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和减轻身体负担,度过一个凉爽舒适的夏天。(来源: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邱英]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