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琅塘星|犟婶子刘采梅:让铁犁头都服软的育秧垦荒者

2025-05-15 22:29:59    来源:琅瑭星    访问:    

【人物简介】

刘采梅,湖南省新化县琅塘镇杨木洲村村民,从建筑工人转型为种粮大户,4年累计开垦荒地300余亩。面对连年天灾、家庭矛盾、资金短缺,她以“硬骨头”精神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农人”标杆。

初见刘采梅,是站在她的育秧基地里头,这位身高不足一米五的女性显得格外瘦小,卷着泥渍的裤脚、晒得蜡黄的皮肤、杂草缠结的胶鞋。没成想,这幅饱经风霜的农民形象,却藏着一颗百折不挠的心。

“别人不敢接的荒地,我来种!”

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二十余年的刘采梅,2017年接手侄子米行转型“小刘商行”时,本可安稳度日。2021年春节,刘采梅站在梅罗组的荒田埂上,眼前是连片板结的黄土——这片因缺水撂荒十余年的“望天田”,连村里最勤快的老把式都直摇头。她骨子里的倔强开始躁动:“别人不要的地,我来种!”

“你疯了?这地连野草都长不旺!”这个决定遭到了整个家族的反对。丈夫刘汉权连夜挨家挨户解除流转合同。但这位身高不足一米五的湘妹子在三个月后,借着照顾病母的由头重返故里,愣是咬着牙签下流转合同。镰刀割不动盘根错节的野草,她就跪在地里用手刨;没有机耕道,她投资数万元开垦。两个月后,当第一株秧苗插进复垦的土地时,她的十指已结满血痂,鞋底渗出的血迹在田埂上洇成点点红梅。

“天灾打不垮,我就再种!”

2021年盛夏,穗颈稻瘟让120亩稻田绝收;2022年大旱,让长新村和杨木洲村杨家院组70余亩的新垦地颗粒无收;2023年的早稻再次因涝灾减产时,这个“赔本赚吆喝”的农妇却将1万元收成投入抽水设备采购……“离婚!这日子没法过了!”面对丈夫的怒吼,刘采梅默默捡起被撕碎的补贴账本,蜷缩在灶台边核算国家600元/亩的双季稻补贴。

同年,她又借款40余万建设3456平方米的育秧基地,次年即实现2.8万盘秧苗供应,身后跟着的丈夫终于叹道:“你这倔劲,铁犁头都得服软。”

“不仅要种粮,还要种出‘聚宝盆’”

站在2025年的田垄上,刘采梅的蓝图已跃出稻浪:育秧大棚里反季节蔬菜青翠欲滴,大米加工厂建设进入申报阶段,“猪—稻—鱼”生态循环系统正加紧完善规划。“稻壳喂猪、猪粪肥田、鱼塘调水,撂荒地也要变成‘科技田’!”她的账本里藏着新算法:去年育秧收入8万元,反季蔬菜增收5万元,农业补贴托住种粮底线。

土地不会辜负耕耘者。在刘采梅的故事里,每一粒稻谷都在诉说:丰收,永远属于那些跌倒了抓把土再站起来的人。

22344778474476717_75.png

供 稿  |   周 延

[责任编辑:彭剑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