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以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2025-04-14 15:37:1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来展开。”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与实践逻辑。当前,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外部环境与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唯有以系统思维深化改革开放,方能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一、改革主题论:中国式现代化锚定深化改革方向

1. 现代化目标引领改革价值取向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精神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和平发展)为改革划定了“破”与“立”的边界。例如,共同富裕目标要求改革既要激发市场活力,又要完善分配制度;绿色发展导向倒逼能源体制与产业政策协同创新。

2. 问题导向破解发展瓶颈

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城乡二元结构、民生短板等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要求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新质生产力布局等前沿领域,建立容错机制与试点突破相结合的制度保障。

二、改革方法论:把握自信自立与开放创新的辩证统一

1. 制度自信筑牢改革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而持久”的优势,为改革提供了稳定性框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自信才能自强”,我国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考验中展现的制度效能,印证了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可行性。

2. 创新突破激发改革动能

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科技革命,需以“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活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通过自贸试验区、数字贸易规则等开放平台,推动制度型开放与国内改革联动。

三、改革实践论:以系统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

1. 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深化“放管服”改革需强化法治保障,例如完善反垄断法规与知识产权保护并重;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将防灾减灾纳入城市规划刚性约束。

2. 文化软实力赋能改革共识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重提“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启示改革需凝聚社会共识。通过弘扬改革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全民对改革复杂性的认知包容。

结语: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历史节点,全面深化改革既是破除桎梏的“手术刀”,更是激活潜能的“催化剂”。唯有以“六个坚持”原则为遵循,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方能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走出具有中国气派的新路。(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纪委监委  贾强)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