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入摩”在即 外资机构加紧布局

2018-05-08 15:06:49    来源:证券时报    访问:    

  距离A股正式纳入MSCI(明晟)新兴市场指数(市场简称“入摩”)仅剩不到一个月时间,外资机构布局A股路线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按照计划,MSCI将在5月宣布指数纳入A股的细节,6月1日正式实施。随着A股正式“入摩”时间节点的日益临近,市场各方正在积极准备。

  据了解,此次MSCI纳入中国A股232只股票,初始纳入因子为2.5%;今年9月,纳入因子增至5%,A股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权重为0.8%。

  摩根大通银行董事总经理、亚太地区副主席李晶昨日表示,6月1日起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对国际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我在和很多国际投资者沟通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已经准备好要提前主动提高对中国A股市场的配置。”摩根大通预计,A股纳入MSCI将带动66亿美元资金被动配置MSCI中国指数所涵盖的股票,主动配置所带来资金将是被动配置的5倍,即整体配置中国股票的资金将达到400亿美元。

  根据一季报披露的股东信息,截至一季度末,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持仓的个股共280只。分行业看,QFII持仓股主要分布在医药生物、化工、交通运输、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其中医药生物行业数量最多,有28只个股,其次是化工股,有22只。

  从QFII持股变动来看,72股持仓未发生变动,减持65股,新进84股,增持59股。84只新进股中,17股获QFII持仓逾1000万股。持股数量最多的是建设银行(7.560, 0.15, 2.02%),一季度末QFII持股数达到1.34亿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4%。持股数量较多的还有南方航空(10.450, -0.06,-0.57%)、招商轮船(3.860, 0.06, 1.58%)、中国化学(7.800, 0.04,0.52%)、通威股份(12.960, -0.25, -1.89%)等。

  从持仓市值看,28股获QFII持仓逾亿元,持仓市值最大的仍然是建设银行,一季度末QFII持仓市值高达10.37亿元。此外泰格医药(55.900, -0.12,-0.21%)、大华股份(24.320, 0.35, 1.46%)、南方航空等持仓市值均在5亿元以上,持仓市值较大的还有山西汾酒(59.650, 0.10, 0.17%)、华东医药(71.960, -1.24, -1.69%)、通威股份、埃斯顿(13.930, -0.02,-0.14%)、新城控股(34.560, 1.25, 3.75%)等。

  59只增持股中,14股获QFII增持逾1000万股。增持数量最多的是宝钢股份(9.070, 0.02, 0.22%),QFII在一季度共计增持0.66亿股,期末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66%。中信银行(6.650, 0.08, 1.22%)获QFII增持0.59亿股,期末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达0.3%。获增持数量较多的还有青岛海尔(18.380, 0.15, 0.82%)、中南传媒(12.970, 0.00, 0.00%)、世联行(8.390, 0.07, 0.84%)、聚光科技(28.720, 0.00, 0.00%)、海能达(11.090, 0.08, 0.73%)等。

  除被QFII重仓外,部分个股近期也被北上资金盯上。这些个股大多是行业龙头,如白酒行业龙头贵州茅台(708.830, 10.66, 1.53%)、五粮液(76.040, 0.04, 0.05%),家用电器龙头美的集团(53.900, 1.50,2.86%),水泥行业龙头海螺水泥(36.200, 0.97, 2.75%),安防行业龙头海康威视(39.710, 0.42,1.07%),医药行业龙头恒瑞医药(85.560, 1.05, 1.24%),旅游行业龙头中国国旅(59.000, 0.39, 0.67%)等。

  业绩方面,上述280只QFII一季度末持仓股中,34股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在QFII重点布局下,部分个股已率先发力,走出一轮独立上涨行情。剔除今年上市的次新股,39股年内涨幅在20%以上。

  摩根大通强调,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开放是本轮中国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以及进一步的开放,将会吸引更多的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相信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依然大有可为。随着中国市场开放步伐的加速,全球投资者对深入参与中国市场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并且对中国市场的发展也信心倍增,他们不仅愿意通过股票、债券等渠道进行投资,也特别关注中国在互联网、科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非上市公司的发展。


[责任编辑:杜嵩]
绿色出行
鲁冰花
中国网小记者
呵护地球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