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牛行情引机构加仓 基金:后市仍旧看好

2018-08-30 14:47:15    来源:天天基金网    访问:    

  随着上半年的债市上涨,债券型基金也水涨船高,机构也随之加码债券型基金。那么,持续了半年的债牛行情还可持续吗?对此,多家基金认为当前债市为短期调整,中长期看仍旧有配置价值。

  上半年债市走牛,债基狂赚538亿

  根据基金半年报财务数据的统计,在上半年股债市场此消彼长的格局中,公募基金共盈利215亿元,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成为盈利的主要来源,以固收业务见长的银行系公募公司也在“赚钱榜”上高居前列;而受累于股市调整压力,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亏损也导致权益类业务规模较大的公募公司排名落后。

  今年上半年的债牛行情为主要配置债券品种的固收类基金获取了较好收益。上半年,低迷两年的债市一改颓势,中债总财富指数期间上涨4.95%,而上半年资金面的相对紧缩局面也让货币基金获得不错的收益率,固收类基金整体实现较好的赚钱效应,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成为公募基金盈利的主要来源。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募基金合计盈利215.4亿元,其中,货币型基金在避险资金涌入的推动下规模大增,合计盈利1625.17亿元,同比大增104.65%;债券型基金上半年利润也达到538.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25.96亿元相比增幅达到138.14%。(证券时报)

  配置债基收益高,机构纷纷加仓债基

  金牛理财网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机构对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的持有比例上升,而对混合型基金、FOF进行了减持。

  经过两年调整,在上半年货币市场整体维持较宽松态势、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压力等因素影响下,债市今年整体走牛,债券型基金也水涨船高,根据数据,上半年超过八成债券型基金录得正收益,机构也随之加码债券型基金。金牛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中期,机构持有的债券型基金的份额由2017年末的15103.10亿份增长至21185.71亿份,持有比例2017年末期的82.28%上升至85.47%。(中国证券报)

  那么,持续了半年的债牛行情还可持续吗?对此,多家基金认为当前债市为短期调整,中长期看仍旧有配置价值。

  长信基金:债市短期调整,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上周,债券市场震荡调整。数据显示,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2.46BP至3.51%,中债10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报收4.21%,与前一周末持平。同时,信用债收益率继续反弹。AAA级企业债收益率平均上行5BP、AA级企业债收益率平均上行3BP。业内人士表示,债市短期或将维持震荡格局,但中长期仍然具备配置价值。

  展望债市未来走势,长信基金表示,政策取向上仍旧是去杠杆继续攻坚,广义信用收缩;下半年经济下行拐点较为明确,外部因素和投资增速将继续拖累经济缓步下行;诸多海外因素扰动或将使得货币政策腾挪空间有限。具体到投资品种上,预计利率债将继续呈现震荡慢牛走势,但基本面预期和供需矛盾仍旧会反复角力;信用风险或将持续发酵,利差剧烈分化,需精选优质个券。从风险收益比的角度来看,长端利率债和中高等级信用债的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关注。(微信公众号长信基金)

  长盛基金:公募债券基金仍可关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对于下半年宏观政策动向,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外围环境来看,美国、英国等多国央行相继收紧货币政策,进入加息周期。在当前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微调,流动性边际宽松,人民币汇率或一定程度上对政策空间形成制约。展望未来,基本面稳中有变,考虑到仍将面临外部经济等不确定态势,内外部风险短期难消除,汇率、通胀等制约因素仍可能存在。

  虽然近日债券市场收益率有所上升导致债券价格有所调整,但长盛基金认为是对前期收益率过快下行的修正。后期操作上,长盛基金认为债市仍有空间,但目前收益率水平较前期有明显配置价值的吸引力在减退。

  综上,长盛基金认为投资需要认清当前市场的大逻辑,选择有长期良好表现的正规机构正规产品。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稳中向好,后半场仍值得关注。(中国基金报)

  诺德基金:债券或将处于中长期牛市,但短期震荡或加剧!

  近期接连公布的7月金融、实体和财政数据表明经济延续了此前的疲弱表现,展望未来,诺德基金经理景辉认为,基建政策托底将增加经济韧性,下半年经济仍将温和放缓但无失速风险,债券或将处于中长期牛市但短期震荡或加剧。

  从金融数据看,7月票据融资拉动信贷同比高增,非标融资收缩则拖累社融增速,但随着宽信用政策逐步落地特别是非标融资监管的放松,金融数据将逐步企稳。一方面,目前央行对融资的支持力度较大,回表趋势下信贷可能会持续放量,继续支持实体企业债券融资,实际上7月新增企业债券融资2237亿元,较上月已继续改善。另一方面,近期监管对部分信托公司进行窗口指导,可适当加快部分合规通道业务的投放,意味着非标融资对社融的贡献将大幅改善,因此,整体看金融数据或将逐步企稳。

  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地产投资意外显现出较好的韧性,但随着基建“补短板”的明确、稳健去杠杆的转向、地方债发行加速,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基建增速可能在随后几个月迎来止跌企稳的拐点。因治理地方隐性债务、项目审批放缓等因素影响,上半年财政支持速度较慢,7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速仅3.3%(前值7%),导致基建增速不及预期。但我们注意到今年1-7月全国财政累计增加财政赤字规模低于去年同期,地方债发行进度也慢于上年,因此下半年财政支出还有发力空间,可以支撑起基建投资,托底经济。

  从消费和进出口来看,我们注意到在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反弹后,7月重新回落,地产的挤出效应、收入增速放缓、甚至外部因素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都是可能的因素。7月出口同比增长12.2%,较上月提升0.9 个百分点,有在外部因素下“抢跑”的可能。而伴随外部因素风险继续演化,影响或将进一步显现,对进出口数据甚至消费的影响偏负面。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下半年经济仍将温和放缓但不存在失速风险,债券牛市的基础仍在。但对于当前债市而言,由于市场参与者之前对于经济下行预期过强、外部摩擦担忧过甚,使得债券收益率下行过快,可能一定程度透支了未来行情。此外,当前偏弱的经济数据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可能会一定程度得到修正,因此,后市债市震荡概率大幅上升,收益率重新大幅下行需要新的触发因素。(诺德基金)


[责任编辑:杜嵩]
绿色出行
鲁冰花
中国网小记者
呵护地球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