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公募、私募齐看多 大消费行情持续演绎活力四射

2018-06-11 15:25:34    来源:天天基金网    访问:    

  外资抢筹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板块

 进入6月,大盘依然表现的弱不禁风,围绕3100点做窄幅震荡,虽然连收四阳,但成交量一直萎缩,盘面的热点也是杂乱无章,只有食品饮料和医药龙头涨势如虹。笔者梳理近段时间资金流向发现,除了场内资金为求避险买进有业绩支撑的食品饮料和医药股外,外资借MSCI的东风也在加紧吸筹。不过,在笔者看来,“入摩”后的A股短期内仍然缺乏方向感。

  外资抢筹食品、医药

  MSCI以初步2.5%的纳入因子将226只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已于6月初生效。统计数据表明,在主要跟踪该指数的海外被动资金完成建仓后,借道沪深股通的海外资金近期也保持大幅净流入。北上资金在6月的前3个交易日已累计净流入近120亿元。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按照这个进度,180亿美元的额度很快就会用光,而外资对标的股的贪婪显然没有得到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开始就出现北上资金加速流入A股MSCI标的股票迹象。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北上资金流入MSCI标的股票的比例高达89%,明显高于去年Q2-Q4平均占比70%的水平。而5月份以来,北上资金已经连续净流入20多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近592亿元。加上前4个月的891亿元,上半年没结束就流入近1500亿元。在笔者看来,这还只是先头部队。

  此次纳入MSCI的成份股权重和沪深300的重合度接近90%,主要投资行业龙头公司。笔者根据一季报测算得知2018年以来MSCI概念股整体盈利增长16%,股票PE仅为12倍左右,低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指数,估值具有相当的安全边际,尤其是大金融板块依然处于低估值的底部,银行破净率很高,对主动和被动跟踪MSCI指数基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不过,对于北上资金而言,相较于大金融,吸筹对象仍以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为代表的大消费龙头股为主,而这些板块龙头近日股价也迭创新高。如贵州茅台近期获得沪股通资金累计买入12.6亿元,6日创出每股800元的历史新高。恒瑞医药也获得超过4亿元的净买入,创出83元除权后的历史新高,海天味业、白云机场、片仔癀等也均创出盘中历史新高。

  其实,海外资金并不是盲目的入市,他们有自己的投资理念,看估值、看成长,从基本面来判断股票的质地。对于业绩确定高的标的,他们则会高举高打,筹码先抢到手再说。这也是近期食品饮料和医药股暴涨的原因之一,外资追求的是确定性。

  “入摩”后的A股短期仍缺方向感

  对于正式进入MSCI时间后的A股走势,笔者认为,短期来看,大盘仍然缺乏方向感。二级市场上,指数也并没有走出市场预期的攀升走势,且成交量一直维持地量水平。

  笔者认为长期来看,A股纳入MSCI后,境外投资者将逐步提高对A股的配置,A股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关联性将进一步增强。未来也将提高A股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基于基本面的投资逻辑将会更有效。

  从投资者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应该把握A股纳入MSCI的投资风口,去研究A股中那些稀缺性板块,以及内生增速高、自由现金流好的公司,有望成为海外主动基金配置的主要标的,提前布局。(证券市场红周刊)

  逾七成MSCI成份股被机构看好 消费类行业最受青睐

 伴随着A股正式“入摩”,两市226只MSCI成份股成为市场中最炙手可热的标的。对此,分析人士表示,从短期看,226只MSCI成份股无疑是A股“入摩”最直接的受益者,来自海外的增量资金将直接为相关个股增添流动性,对股价形成支撑;从中长期来看,受益于A股市场加速开放,A股市场的投资生态也将发生积极变化,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等因素均有望推动市场中白马股估值进一步提升,上述226家公司普遍为国内各行业的龙头企业,是A股市场的核心资产,在A股市场不断向成熟蜕变的过程中,将获得更多资金的青睐,绽放出更多投资价值。

  事实上,通过对券商研报的梳理也可以看到,近期MSCI成份股的投资机会已受到各类券商的广泛关注与青睐。《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发现,在两市226只MSCI成份股中,共有169只个股在近30日内获得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占比74.78%。

  从行业角度来看,电子(11只)、食品饮料(9只)、家用电器(4只)等消费类行业MSCI成份股均全部在近期获得机构看好。

  其中,华创证券便表示全年仍看好大众消费主线,提出:A股纳入MSCI后,外资对于消费品龙头的持续配置或将使其估值溢价得到大幅提振。此外,平安证券也表示,基于外资较低的资金成本及港股食品饮料公司的估值体系,预计A股食品饮料白马股的估值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或在“入摩”催化下展开修复行情。

  从个股的角度来看,在上述169只获得机构看好的个股中,有45只个股近期获得了5家及以上机构的集体看好。具体来看,上汽集团(14家)、招商蛇口(13家)、完美世界(12家)、通威股份(12家)、万科A(12家)、宇通客车(12家)、苏宁易购(11家)、天齐锂业(11家)等个股均获得10家以上机构扎堆推荐,而石基信息、潍柴动力、山西汾酒、伊利股份、中国国旅、上海医药、金风科技、新城控股、启迪桑德、中国化学、科伦药业等个股近期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级的机构家数也均在8家及以上。

  其中,近期获得14家机构看好推荐的上汽集团,在月内小幅下跌0.58%,最新收盘价为36.04元,公司一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7.5%。对于该股,财通证券表示,上汽自主品牌今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32.2万台,预计全年大概率可以完成70万台的销量目标,实现约40%的销量增速。在整体车市景气度下滑的背景下,上汽集团是增长确定性高的优质标的。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每股收益分别3.21元、3.49元、3.72元,维持“买入”评级。(证券日报)

  大消费行情火热消 费主题基金密集申报欲搭“顺风车”

 在大消费行情火热的背景下,多家基金公司正密集申报消费主题基金,欲借势布局。业内人士认为,二季度消费概念股涨势如虹,各大基金公司顺势而为,在此时积极发行产品,不仅能借势布局,而且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另外也折射出,基金公司看好消费概念股在今年后半程的潜力。

  4月以来已申报5只消费主题基金

  刚刚过去的5月份,消费板块集中爆发。截至6月8日,在短短一个多月里,食品饮料板块中的盐津铺子、千禾味业涨幅超过40%,海欣食品、珠江啤酒、今世缘等个股涨幅超过30%。

  受此影响,消费主题基金的业绩迅速飙升。根据统计,86只消费主题基金5月份的平均收益率达到3.55%,其中76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高达88.37%。同期,上证综指涨幅只有0.43%。

  在此背景下,不少基金公司密集申报消费主题基金。二季度还未结束,基金公司申报的消费主题基金数量已远超一季度的总和。4月份至今,至少已有5家基金公司申报了5只消费主题基金,它们分别是东方基金的城镇消费主题混合型、前海开源的MSCI中国A股消费指数型、金信基金的消费升级股票型发起式、圆信永丰的消费主题混合型、富国基金的消费升级混合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季度只有2家基金公司申报了2只消费主题基金。

  从基金名称上来看,二季度申报的消费主题基金,除了一只MSCI主题的基金为被动配置型基金,其余的产品应该都是主动管理型。

  消费白马股有望走出长牛行情

  当然,各大基金公司在此时积极布局消费主题基金也是看中消费主题概念股今年后半程的潜力。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近期白酒、家电等消费白马股领涨两市并不感到意外。“我一直强调消费白马股的投资机会,这不是一两年的机会,随着A股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可能是持续3年到5年的投资机会。”

  杨德龙认为,从经济基本面看,经过近几年的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已经代替投资和出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消费扩张带来的投资机会,也必然会成为市场主流的投资机会。无论是受益于消费升级的高端消费品,还是受益于消费总量增长的快速消费品,都会有比较好的业绩增长。

  另外,消费股的特点是盈利增长比较稳定,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无论是经济周期向上还是向下,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波动都非常小。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公司的业绩增长是最确定的一种机会。

  广发消费品精选基金经理李琛表示,经过近两年的上涨,消费板块部分个股涨幅较大,估值得到明显提升,但消费行业整体估值仍处在较为合理状态。从长期看,新消费升级周期才刚刚开始,投资机会将会持续涌现,标的选择上需要更加重视估值与盈利的匹配度。(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杜嵩]
绿色出行
鲁冰花
中国网小记者
呵护地球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