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2019-10-15 09:45:48    来源:人民网    访问:    

在当代汉语写作中,郭文斌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他热心于弘扬传统文化,文字中充满温情和对社会问题的观照。他的长篇《农历》被称为“中国人特有的小说节日史”,随笔集《寻找安详》《醒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抚慰心灵的养料。他还与多家电视台合作录制传统节俗和解读经典的节目,以文字统筹、撰稿、策划身份协助央视拍摄540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近十年来,郭文斌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全国义讲,并发起公益性“寻找安详”小课堂,帮助了许多抑郁症患者、失足青少年和破碎家庭。

郭文斌的实践,为当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有益启示。他高度概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提炼出便于当代人理解和传播的新词汇、新表达,比如《寻找安详》重点介绍“现场感”,《醒来》提出“永恒账户”概念。为了提高接受效果,他多用寓言式讲法,用面粉面包面条这种再简单不过的意象比喻体用关系,让人们通过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呼吸来感悟“主体性”。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阐释时,郭文斌还借用现代心理学、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增强解说的逻辑性和感染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深植于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是人们“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郭文斌主张弘扬传统文化要落小、落细、落实,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从孩子的启蒙抓起。他从应用角度,将传统文化和人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对接,和养老、育儿、婚姻等现实问题对接,让人们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阳光和空气,从而发自内心地喜爱和认同。

在这个物质丰沛、信息芜杂的时代,人们更需要返璞归真,从传统文化和精神原乡中寻求内心的安宁与滋养。正因如此,广大读者期待有更多的写作者立足本土、立足现实,将民族文化根脉与社会生活接通,运用创新的表达来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