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所氤氲着浓郁书香的大学,静立于开封古城明伦街,这就是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这里的砖瓦记得百年沧桑,这里的风听过书声琅琅,这里的烟火气里,藏着我们最滚烫的年华。
风光满目
那年九月,我拖着行李箱站定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近前,满怀着对这所大学的期待。穿过南大门,扑面而来的是一条笔直的林荫道,两旁是挺拔的银杏树。银杏树树干还不算粗壮,但枝叶已经足够茂密,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往前走,一座座古朴的建筑在绿树掩映间次第呈现: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门、小礼堂、6号楼博文楼、7号楼博雅楼……我总忍不住停下脚步仰头凝望,想象着百年来,有多少年轻的身影曾在这里驻足,在这里求知问道。
学海泛舟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出乎意料地成了我最期待的课程。老师总能将那些看似晦涩抽象的原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讲得鲜活生动。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等专业课,授课老师们也都展现出深厚的专业功底,带着我们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上,和小组同学一起准备演讲的经历同样令人难忘。我们围坐在一起,反复打磨演讲稿、练发音,遇到瓶颈时互相打气,一点点靠近目标。站在台前开口的那一刻,我虽仍有些许紧张,却突破了自我。通识课程更像一扇扇敞开的窗,文化传承、科学精神、生命健康、艺术情操等模块各有天地。在普通话口语课上,我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美术鉴赏课则带我领略了艺术的魅力……
运动不止
每当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操场上便渐渐攒起人影。跑道上,有人戴着耳机踏着节奏慢跑,有人并肩慢走;足球场上永远沸腾,同学们分拨踢着球,跑动声、呼喊声混着足球撞击网门的闷响,在渐暗的天色里荡开;排球场边也总是围满了观战的人群。这是傍晚独有的鲜活与热闹。最难忘的是春季运动会,整个操场沸腾如海。看台上此起彼伏的加油声,跑道上飞驰的身影,领奖台上灿烂的笑容,构成了一幅活力四射的青春图景。
舌尖滋味
每当夜幕降临,西门外的夜市便升腾起最动人的烟火气。我偏爱的是那一碗烩面:师傅抻面的动作行云流水,待面条在沸水里打个滚,竹漏勺捞出、一颠,雪白的面条便落进粗瓷碗,骨汤一浇,铺上琥珀色的牛肉片,撒一把葱花,一碗热腾腾的烩面就做好了。烧饼加鸡腿摊位前总排着长队,炭火“噼啪”作响,鸡腿的香气直往人鼻腔里钻。摊主麻利地把烤得焦香的鸡腿剁成小块,塞进烧饼,芝麻粒随着他的动作簌簌落在饼内。这一口下去,饼皮的脆、鸡肉的嫩、酱料的香,在嘴里层层绽放,让人满足。看人来人往,我突然懂得:为什么毕业多年的人总念着这儿,因为这烟火里,藏着当年的笑闹,藏着我们鲜活的青春。
青春走过明伦街85号,留下的不仅是美好的回忆,更是成长的足迹。百年河大,薪火相传;青春之歌,永不停歇。(作者: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秦龙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