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脚步丈量茶乡热土,青春助力产业振兴

2025-07-12 11:43:00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为响应新时代对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的深切寄望,将青春融入时代奋进脉搏,2025年7月4日下午,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2024级“食”力助农,青芽知行社会实践分队,深入“世界茶源”——雅安,于大兴镇四川省雅安茶厂有限公司,开展以“茶产业振兴与传统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深度调研实践。

实践首站,同学们踏入茶厂附属茶叶博物馆,千年蒙顶山茶史缓缓铺展。从唐宋贡茶辉煌印记,到茶马古道悠悠驼铃,文物图文诉说着土地与茶的依存。博物馆亦是匠心课堂,在资深制茶师带领下,队员亲历非遗技艺“雅安藏茶”关键工序——渥堆发酵 。老师傅布满老茧的手精准翻动温湿茶堆,讲述温度与时间的博弈。“这双手,翻动茶叶,沉淀几代人坚守,”一队员在笔记中写道,“传承,是细节里对古法的敬畏延续。”

图为茶厂负责人为实践团队讲解。彭玉娇 供图

         实践队走进现代化清洁化生产车间,科技为传统茶产业注入新动能。精密仪器监控渥堆温湿度,自动化生产线完成压制包装。茶厂技术负责人介绍:“从经验到数据,科技提升品质稳定性,让雅安藏茶香飘四海。”队员观察记录,体会到科技创新是“川茶”金字招牌的硬核支撑。

图为茶厂贮存车间。彭玉娇 供图

调研脚步不止于标准化厂房,队员们带着问卷走进连绵茶园,与田间劳作的农户促膝长谈。阳光下,茶农粗糙的手掌抚过嫩绿的茶芽,话语里满是对土地的熟稔,“现在搞有机种植,不用农药化肥,茶叶能多卖三成价”,一位正在采摘的大婶笑着展示叶片上的白毫,身后竹篓里的鲜叶带着晨露清香;交谈中,产业的脉动清晰可触:电商直播让深山好茶直达城市餐桌,合作社统一收购解决了销路难题,但眉头紧锁的茶农也道出隐忧——自家茶叶虽好,却难与知名品牌抗衡,溢价空间有限,年轻人多外出务工,采茶季常面临人手短缺。“你们大学生愿意听咱庄稼人的难处,还帮着想办法,这份心比啥都珍贵!”茶农李大叔攥着填好的问卷,掌心的温度透过纸张传来,一张张问卷上,歪斜的字迹记录着真实诉求,也承载着乡土里最质朴的期待,让调研数据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实践尾声,清雅品鉴会让身心沉淀。品鉴会上,琥珀色的茶汤在杯中漾起温润的光泽,氤氲的热气裹挟着陈香缓缓升腾,漫过鼻尖时,先是木质的沉稳,继而透出山野的清冽。指尖轻触温热的杯壁,将茶汤浅啜入口,微苦在舌尖稍作停留,转瞬便化作甘醇的回甘,顺着喉咙漫延开去,余韵缠绕在唇齿间,久久不散。队员们静静品味着这缕茶香,任茶汤的醇厚与岁月的沉淀在味蕾上交织,仿佛与这片土地的茶魂完成了一场无声的对话,所有的思绪都在这一口回甘中渐渐沉静,只余下对这杯茶最纯粹的感知。琥珀色茶汤氤氲陈香,队员回味此行:从博物馆历史到车间现代脉动,从农户心声到杯中岁月,雅安茶产业图景在心中明晰。

图为藏茶。彭玉娇 供图

走出实验室课堂,川农食品学院2024级青年将足迹印刻茶山沃土。以眼捕捉产业力量,以心聆听田野回响。这场茶香行走,是对千年茶脉的朝圣,更是青春答卷:知识扎根乡土,青春奋斗闪光,青年定能在服务“三农”征程,汇入乡村振兴大潮,让古老茶乡焕发生机。茶香袅袅,青春正好,故事随绿叶脉络生长。(通讯员:程雅灵

图为实践团队在茶厂门口合影。彭玉娇 供图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