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医脉连乡土:解码乡村振兴的古宅实践探索

2025-07-12 11:42:34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青春逢盛世,实践正当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乡土大地,以专业知识赋能乡村发展,2025年7月6日,厦门医学院“头雁飞-党团青年先锋”实践队奔赴位于厦门市最北端的侨乡古村-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充满朝气的医学团队在乡村沃土上调研服务,用热忱与专业书写医学生服务基层的青春篇章。

实践伊始,实践队队员与翔安古宅村的村两委代表及乡村振兴专家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展开座谈交流。实践队聚焦古宅村的特色村品—古宅大蒜,了解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产业发展历程、当前成果及现存挑战,如市场拓展、人才短缺等难题,旨在明晰产业发展脉络,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与重大意义,希望能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古宅蒜香的未来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中一村一品特色品牌的建设。

图为实践队调研了解古宅村产业发展情况 薛文鑫 供图

随后,在乡村振兴专家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带领下,实践队穿过韵味悠远的古道老巷,踏入翔安古宅村“解元祖厝”和“南谷书院”,以寻根探源之姿叩响历史的门扉。

在这里,斑驳的砖墙无声倾诉着解元先贤的治学传奇与耕读传家的文脉渊源,队员们沉浸式探寻传统文化在乡土间的传承密码,触摸古宅村绵延千年的精神脉络。

图为实践队调研古宅村解元文化遗迹 薛文鑫 供图

稍作休整后,实践队来到古宅村卫生所,在干净有序的诊疗室里,乡村医生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困境。乡医用带着乡音的朴实话语,细数着来基层医疗的变迁:从最初背着药箱走村串户,到如今配备基础检验设备;从村民 “小病拖大病扛”,到主动参与健康体检…… 言谈间既有设备升级的欣慰,也藏着人才留不住的无奈。实践队员们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与医生共同探讨如何提升基层医疗岗位的吸引力,从完善薪酬保障到搭建成长平台,提出诸多贴合实际的设想,希望能让更多医学后辈愿意扎根乡土、服务乡邻。

此次交流不仅让队员们摸清了基层医疗的真实生态,更激发了他们为 “健康乡村” 建设破题的责任感,深刻感受到基层卫生服务迫切需要注入青春活力,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素养发展基层健康事业,大有可为。

图为实践队调研村卫生所 薛文鑫 供图

脚踏乡土阡陌,实践队队员以青春为笔、以担当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生动注脚。此次“三下乡”调研实践以“医脉连乡土”为核,旨在探索青年卫生人才的留存路径,借助古宅村大蒜产业与文化积淀,推动“医疗+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让医学生在躬身实践中厚植服务乡土的初心使命,赓续千年宝贵文化脉络,让医学微光汇聚成照亮基层的星河,激活乡村文化基因,助力健康乡村建设。

供稿:厦门医学院头雁飞-党团青年先锋实践队 李晓茹、薛文鑫

审核:孙素云、林泽锋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