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隆昌市圣灯镇三台村:闲置资产焕新赋能产业升级,“二郎三姑娘”花生糖擦亮乡土文化品牌

2025-05-20 16:45:12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2025年5月19日,隆昌市圣灯镇三台村沉寂多年的村办公室飘出阵阵麦芽糖香。村党委副书记陈明坤手持木勺,在改造后的工坊内专注搅动琥珀色糖浆,麦芽与花生的醇厚气息在三台村的空气中肆意飘香。

16452755535841164_106.png

作为麻糖房院落第三代传人,陈明坤自幼深谙古法制糖技艺。借市委“村级闲置资产提质工程”东风,这位被乡邻唤作“三姑娘”的党员匠人,将原村办公阵地改造成集生产、体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体,既破解资产闲置难题,又为集体经济“减支增收”。工坊内,文化书屋室变身原料储藏区,办公区变身为分类操作间,会议室变身展厅陈列红色伴手礼,百年糖艺与村级阵地实现奇妙共生。

16453821075482644_106.png

加工间里,14道工序恪守祖辈智慧:优质原料是基础,传统工艺纯是灵魂,小火慢熬是关键。“机器能算温度,却算不出木勺搅拌的力道。”面对机械化诱惑,陈明坤坚持手工压制糖块,日产量不足百斤的“低效”恰是品质勋章。她将红色记忆注入产品,推出“红光礼赞”、“黑金记忆”、“沱灌回忆”等系列产品,结合圣灯特色方化,打造特色伴手礼品牌,让消费者品味甜香时触摸圣灯镇的峥嵘岁月。

16454806663030573_106.png

这份坚守在时代浪潮中愈发清晰。即便原材料价格翻倍,陈明坤仍坚持“原料等级不降、产品售价不变”,年定制订单占比30%却婉拒网红带货,用“老火靓汤”式的耐心守护手艺尊严。如今,工坊不仅承载着家族三代的制糖技艺,更通过租赁协议持续反哺村集体。

16455725088244187_106.png

当带着掌心温度的手工糖从村办公室走向远方,陈明坤在镇党委政府的引领下,正规划“糖坊之旅”串联圣灯工业遗址与生态农田,带动就业创业:开设手工制糖培训班,吸纳村里的留守妇女、返乡青年,首批预计20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与村民签定花生种植协议,让村民自主参与撂荒地复耕复种,让撂荒地再次变成村民手中的“粮袋子”、“钱袋子”。炉火映照下,这位党员糖匠的初心愈发坚定:“老手艺不该困在灶台,而要成为乡村振兴的纽带。”从村委会议桌到糖房的木勺,变的是身份角色,不变的是“让传统技艺与时代同频”的信念——这或许正是三台村集体经济焕发“甜度”的密码所在。

[责任编辑:邱英]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