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群众探亲访友、旅游出行和各类展销、庆典活动密集,人流、车流、物流相对集中,加之进入汛期,气温持续升高、极端气象灾害增多、地质灾害多发,农村耕作活动频繁,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涉及道路交通、文化旅游、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较为突出。为有效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切实抓好“五一”假期安全防范工作,构建平安稳定的节日环境,现将有关安全风险提示如下。
市安办提示:
1.交通运输方面。五一假期临近,群众出行出游需求上升,全市高速公路、城市出入口、市县际节点、通往景区道路以及各类车站人流车流将明显增多,特别是4月30日傍晚、5月1日上午和5日下午进出城车流量将达到高峰,需加强重点路段管控和车辆疏导工作,严防超员超速、酒后驾驶、疲劳驾驶、非法营运等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我市绝大部分景区景点均临山涉水、道路坡陡弯急,景区道路路边摆摊售卖情况较普遍,交通情况复杂,需谨慎驾驶,控制车速。
2.文化旅游方面。受“三免三游”“八大暖宾行动”、文旅消费券等引流政策影响,“五一”期间,全市以“两海”、李庄古镇为主的A级景区和以冠英古街、合江门、三江之眼等为主的网红打卡点以及各类文化场馆、娱乐场所等将迎来客流高峰,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力量、物资储备,做好客流引导、管控和车辆疏导。各类空中索道、玻璃栈道、游船等娱乐项目的设施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快节奏、高强度运行,需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做好特种设备维护保养,严禁设施设备“带病”运行。
3.消防安全方面。节日期间各景区景点、餐饮住宿、大型商超、文化场馆、休闲娱乐等场所人员密度增大,各类临时舞台展台、空调、灯光音响等电气设备使用频繁,线路负荷增大,要及时检查维护各类电气设施设备,保障消防设施设备、控制系统、值班值守配备运转到位。居民小区、“三合一场所”“九小场所”、仓储物流点、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等消防重点管理区域,要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严禁电瓶车违规充电,规范用火用电用气,严防各类火灾事故。
4.生产安全方面:目前正处于生产经营旺季,部分企业抢时间、赶进度、保增长、满负荷生产,企业管理层心态容易麻痹,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力量易弱化,安全管理易出现断档脱节现象。正常生产企业要高度警惕思想麻痹、管理松懈等安全风险,切实加强日常安全管理,严肃查处作业现场“三违”行为。停工停产企业要制定周密细致的停工方案,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对重点设备和重点部位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
5.森林防灭火方面。目前仍处于森林高火险期,需加大关口巡查、卡点检查力度,做好林区高压输电线路巡查检查,从严审批管理野外施工临时用电、动火作业、爆破作业等;群众踏青野炊、农事采挖需谨慎用火,做到人走火灭,严防森林火灾。
6.应急准备方面。节日期间客流、物流量增加,有关单位要结合区域特点、气候变化等制定安全合理的旅游、活动路线或方案,并根据实际风险制定完善应急处置预案、配置足够的应急物资和救援力量。同时,加强对“野景区”等未开发开放区域安全监管,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市安办建议:
人民群众要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出行前及途中要密切关注气象、路况等信息,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在恶劣天气出游,避免前往未正式开发、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游玩;自驾出行要做好车辆安全检查,确保车况良好,驾车时不超速行驶、不疲劳驾驶、不酒驾醉驾,注意控制车速和车距,确保安全出行;到人员密集场所或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时,要遵守现场秩序,防止发生推搡、拥堵、踩踏。
各地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深刻汲取近期省内外安全事故教训,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强化风险研判;严格落实领导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备齐应急物资和装备,积极做好各类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置工作,严管严控各类安全风险。(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