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安全防范】第六讲:全民反电诈 携力抗疫情

2020-03-16 20:50:09    来源:甘泉县公安局    访问:    

当全国人民都在全力抗击疫情时,却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口罩”实施网络诈骗,如果您在微信、QQ上购买口罩时,被对方告知必须先付款,请您注意了!

典型案例:2月6日,辖区祁女士在“快手”上看到有人售卖口罩,考虑到口罩紧缺,祁女士就添加了对方微信,在双方协商好购买口罩价格后,祁女士向对方微信转账3600元,对方却再也没有回话,待祁女士再发消息时被拒,才发现被诈骗。

作案手法:骗子在QQ群、微信群中发布售卖口罩的虚假信息,谎称可以代购或者囤有医用口罩,当受害人付费购买后找各种理由拒不发货或拉黑受害人。

警方提示:除了以上案例,还请您警惕关于疫情的新型电信诈骗,保护自身合法财产和权益不受损害。

骗局一:虚假售卖所谓特效药、医用口罩实施诈骗。诈骗分子会在网络上散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特效药和医用口罩信息,等有人“上钩”后就会诱骗对方购买,还会以先付款后发货为由要求转账,待受害人付款后骗子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骗局二:以退改签为由实施诈骗。诈骗分子会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为名义,对外散布将机票、火车票退票改签的虚假信息,诱导用户拨打不明电话或点击不明网络链接,从而套取受害人银行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等个人信息,转走钱财。

骗局三:以捐赠的名义实施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络、手机冒用红十字会或民政等部门的名义,发布防控疫情“献爱心”的虚假信息,利用市民的同情心来行骗。

骗局四:冒充客服人员实施诈骗。诈骗分子可能会冒充商家客服、快递客服,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企业复工推迟、快递滞留等为由实施诈骗。民众收到此类信息和电话时,千万不要轻信,应立刻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骗局五:谎称亲友感染病毒实施诈骗。诈骗分子会冒充亲戚、朋友来电称其患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被隔离,并以救治、缴纳住院费等为由要求对方转账。

甘泉公安提醒您:万一上当受骗不要慌,及时做到“三要”,尽力挽回损失:一要准确记录骗子的帐号、帐户、姓名;二要尽快拨打110报警,进行紧急止付;三要将骗子帐号、帐户姓名、手机号、微信号、QQ号、对方收款码等信息提供给民警,积极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

编辑:冯    杰

审核:魏梦琦

[责任编辑:赵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