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门户网

他走了,他活着!

2021-05-26 15:35:30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记者袁通杰

5月22日上午12时07分,惠州朋友袁海亮来电问我:“网上说袁隆平逝世的消息是真的吗?”我肯定地告诉他:“假的!我看到有关辟谣。”此后,我一直在网上关注着袁老的有关信息。下午,有消息发布“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逝世,享年91岁。”尽管这消息是真的,我还是在网上反复搜索,天真的希望再找到一条“辟谣”的消息。他是90后,他一定活着。是的,他走了,他活着。他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我知道袁隆平是20世纪70年代,20世纪60年代粮食问题是生活中的大问题,我那时天天想的是餐餐吃饱饭就好。70年代初,生产队开始种袁隆平研究成功的杂交水稻,产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增产一倍有余,经过三年自然灾害过怕了”苦日子“的我,从此吃上了饱饭,我打心里感谢袁隆平。

15371809578766850_92.jpg

图为2015年12月1日采访袁隆平合影。

我见到袁隆平是2015年12月中旬,我经湖南省政协办公室了解到袁隆平的秘书的电话,提出要采访袁隆平的意向,几天后。他的秘书打来电话,袁隆平约我12月1日在他的办公室见面,我知道一般不轻易接受采访的袁隆平,竟然答应了我的要求,心情十分激动。我如期来到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他的办公室,我见他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打心眼里高兴。他见我从邵阳远道而来,热情地接待了我,采访结束,他要秘书给我俩照了相,与我合影留念。并亲笔给我写下勉励题词:”编采真相,辑录梦想“。他那认真钻研的敬业精神,那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那满怀激情的题词嘱托,让我终生难忘,深受教益。我打心眼里敬佩袁隆平。

15390011989564302_92.jpg

图为袁隆平为记者题词。

我再见袁隆平已成终身遗憾。自那次见面后,我一直想再一次见他一面,再去看看我心中的伟人。殊料,他走了!5月23日晚上11时,我接到有关参加袁隆平追悼会的邀请,连夜驱车200余里,至24日凌晨1时赶到长沙,上午10时的追悼会上,在袁隆平的悼念厅遗像前,我深情的献上一束鲜花,虔诚的鞠躬缅怀: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

稻济天下,国士无双。他走了,他活着,活在炎黄子孙心里,活在世界人民心里!

[责任编辑:袁通杰]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